[風中有五生死論第十七]
H.17.2.心風之狀:汗自出而好偃,仰臥不可轉側,言語狂妄。
若唇正赤者生,宜於心俞灸之;
若唇面或青或黃,或白或黑,其色不定,眼[目閏]動不休者,心絕也,不可救,過五六日即死耳。
c.f. 諸病源候論校注: 心中風,但得偃臥,不得傾側,汗出,若唇赤汗流者可治,急灸心俞百壯;若唇或青或黑,或白或黃,此是心壞為水。面目亭亭,時悚動者,皆不可復治,五六日而死。
c.f. 醫心方校注引小品方p.84: 夏丙丁火,南方湯風。傷之者為心,風,入胸脅臟腑心俞中。為病多汗,惡風,憔悴,喜悲,顏色赤,洞泄清榖。
[論心臟虛實寒熱生死逆順脈證之法第二十四]
H.24.5.又,心中風,則翕翕發熱,不能行立,心中饑而不能食,食則吐嘔。
c.f. 元鄧真本金匱要略方注: 心中風者,翕翕發熱,不能起,心中飢,食即嘔吐。
c.f. 景宋本脈經: 心中風者,翕翕發熱,不能起,心中飢而欲食,食則嘔。
c.f. 新雕孫真人千金方p.201: 心中風者,吸吸(宋本作翕翕)發熱,不能起,心中飢欲食,食則嘔。
c.f. 新雕孫真人千金方p.203: 心中風者,吸吸發,不能起,心中飢而食,食則嘔。
c.f. 聖濟總錄聚珍本: 論曰心中風之狀 多汗 惡風 焦絕 善怒 赫赤色
病甚則言不快 診在口 其色赤....又其證胸背拘急 不可傾側 面赤 頭痛 [火翕] [火翕]發熱 不能安臥
c.f. 聖濟總錄聚珍本:治心中風 驚恐愁憂煩躁錯亂 若風邪流入五藏 則徃來煩悶 悲啼 吸吸短氣 發時恍惚 喜臥 或心中洶湧 或怒起顛倒 手足厥冷 飲食嘔逆 芎藭丸方
H.24.21.1又,其人語聲前寬而後急,後聲不接前聲,其聲濁惡,其口不正,冒昧喜笑,此風入心也。
c.f.孫真人千金方p.216 語聲前寬後急,後聲不續前,混濁,口喎,冒昧,好自哭,此為厲風,荊瀝湯主之
9.03.2015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曼陀羅九宮格筆記法
九宮格曼陀羅筆記法 九宮格曼陀羅筆記法 使用說明: 在九個格子中填入你的想法或計劃,中央格子通常放置主題。填寫完成後...
-
1/10 中藏經28 腎臟篇 2/26 北市聯仁愛院區 - 傳統與創新:ChatGPT在中醫領域的融合與實踐 3/14 [[240314-用電路圖來整理內經生理路徑(大醫精誠)]] 3/24 金烈讀書會 - LLM在中醫領域的應用與觀察 3/28 [[240328-傷寒論...
-
有人因灸三里而滿面黑氣。醫皆以為腎氣浮面。危候也。有人云。腎經有濕氣上蒸於心。心火得濕成煙氣。形於面。面屬心。心腎之氣常相通。如坎之外體即離。離之外體即坎。心腎未嘗相離也。耳屬水。其中虛。則有離之象。目屬火。其中滿。則有坎之象。抑可見矣。以去濕藥治之。如五苓散、黃耆、防己之類皆可...
-
詮釋學循環是一則空間比喻,它所表明的是一種共有的理解域。既然交際是一種對話關係,那麼一開始就可假定一個說者和聽者共同擁有的意義共同體。 這似乎又涉及到另一個矛盾:被理解的東西必須是已知的。但這不是一回事嗎?向一個不懂愛的人談說愛,或者向那些拒絕作樂的人談說對歡樂的認識,難道不...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