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發表文章

目前顯示的是 2月, 2017的文章

2017,二月月回顧。(W5-W8)

"這就是為甚麼 救贖要在「過去」下功夫 , 因為那是分裂之始 , 故只能在那兒化解 。唯有在分裂的肇端痛下針砭,才有修正的可能。" -- 《 奇蹟課程 》p.364 培養了 日誌的習慣 ,然後掙扎著幾次寫 週回顧 之後,每次遇到月回顧就會覺得相當的難寫。簡單來說還抓不準要回顧生活的什麼元素,有時候這又跟個人經驗與特質強烈相關。第一個月嘗試了兩種取向: 一,找出心的亮點 :在生活體驗中,找出當時體驗相當有感的事件,就會在月回顧的時候,該事件上面標上一個心的符號。 二,標的產出里程碑 :標誌出自己想要多加練習輸出的事件,一併回顧該月的產出成果。這是一月月回顧的方式。這種方式說穿了很像是盤點的感覺,但對個人意義感來說,有點不太大。數量看起來好像很豐富,但又不是為了充量或盤點才寫月回顧的。所以二月的回顧,我想用另外一個方式寫寫看: 三幕劇的架構 。 第一幕-問題 二月對於生活事件的感受,仍然像是海邊那循環式不斷拍打岸上的浪花般衝擊,感到令人瑣碎而疲乏,不過有賴於日誌習慣的漸漸養成,以及週回顧文章的訓練,開始在被各種事件衝擊之下,察覺到一種「紀錄自我」的特質,有別於平日的「體驗自我」。然而一直被動地被生活事件所影響,不管是社區事務或者其他不在預期中的事件,難道沒辦法調整這種瑣事襲來的潮流嗎? 第二幕-關鍵事件 2/23若有所感,寫下了《影響體驗人生的要點》,順序性檢視了影響體驗人生的參數有哪些。最首要的果然還是 心靈的敏感度與穩定度 ,有點像是作畫前的畫者本身,還沒用顏料下筆在畫布上的那個畫者,本身觀看世界的特質,會影響後續各種因子的體驗品質。有種「心即是理」的意味在。 心靈的敏感度,穩定度(信念,心理韌性的培養) 身體健康程度(在世界活動的必要條件) 資訊處理整合能力(聆聽觀察的技巧) 流程安排規劃能力(行事曆,行動清單的運用) 執行,專心體驗當下 記錄的方法與模式(筆記術,日誌手帳,部落格) 檢討,回歸,除錯(邏輯思考方法,本質現象,系統思考) 重新設計計畫,加入新靈感要素(圖象發想思維,人生設計能力) 第三幕-彙整與反思 因為列出了這些選項,因此開始在生活事件中,刻意加了一些平常不熟悉的體驗元素---自己做起來也覺得有趣的那種。譬如,畫畫:練習用色鉛筆、代針筆構圖、鉛筆素描以及水彩顏料。料理:嘗試自

為了靈魂而創作(W8/52)。

世界可能很喧鬧,但 真心 能夠勝過世界,甚至因此不必害怕世界的狡獪翻吵,因為你知道, 你的故事還是得從眼前這不盡完美的世界生出,好來讓這個世界更完美一點 。  因為故事真實無比,它不是輕煙,更不是鬼魂,當然它可以用輕煙和鬼魂的形態讓你看見,但說到底,它的本質就是生命。  --《 願故事力與你同在 》P.060 這週的生活新元素,就是開始重新認識色彩。以往可以說算是睜眼瞎的狀態,看到顏色並不會意識到顏色的特質或組成,開始接觸一點水彩後,連茄子為什麼是這種紫色都會開始好奇的意識到了,以至於看人的手掌(中醫望診的一部份),也開始轉換成這種掌色要用怎麼樣的顏料配出來才有可能呈現...。發現還真的不太認識顏色,於是就拿了最近購買的吳竹水彩,畫在水彩明信片紙上,標上了各顏色的名稱與代碼。(只是發現自己對色彩有興趣的同時,視力也開始變差了,慘。) 這週讀了幾本有趣的書: 如何改變世界 、 日日生活手帳素描 、 好吃的水彩畫 、以及 了不起的未來筆記術 。《如何改變世界》這本書裡面有一句話讓我印象深刻:「 自由是由無時無刻進行的小事構成的,而不是在關鍵時刻克服一切,華麗地向前一躍。 」(P.62),這句話給了我一點啟發:我們生活中的各種層面,情緒、思想、記憶、動作,無時不刻都不自覺地累積了些微的壓力,也漸漸瞭解到克氏一直談到的觀照:「 我不想活在虛妄中,因此我必須時時觀照自己。 」( 般若之旅 p.35) 在生活上,漸漸感受到這種觀照的威力,透過日誌,透過週記,透過進行自我書寫練習,省思自己人格組成的各種元素。也許對於事件的反應還不是那麼的妥當,(甚至覺得自己有時還是像一個巨嬰,代謝變慢又發胖的巨嬰...仍然根於對過去的恐懼與記憶來反應運作),但也很快地也察覺了這種反應,或許這也是 零極限 談到的不斷地歸零的狀態吧。 持續書寫、塗鴉的好處是開始察覺一種中性的「紀錄自我」,有別於在生活上各種事件反應的「體驗自我」。前幾週讀到過 人工智慧的未來 ,對於人類大腦的演算進行逆向工程的研究,也就是說,機械也開始像人類這樣進行類神經網路的學習。關於相關的討論,最近很紅的 人類大命運 裡面也有預測未來人類的狀況。如果未來演算法比我們日常思惟的大腦還要清楚,更有邏輯性,那麼我們的自我,如果真有獨特性的個人存在的話,該如何應對呢? "我能感覺到,這部電影的內容

亟字的思考。

素3-14 歧伯曰:陰者,藏精而起亟也。 亟,古之「極」字。(于省吾,甲骨文字釋林) 查漢語大字典,「極」有幾種意思耐人尋味: (1).最高的頂點 (2).盡頭 (3).正中 (1).最高的頂點 以十二辟卦的理論,陽氣升至最高點的時候,一陰要能生/啟動,方能開始引導金水相從的下降循環。起亟在這裡,可以理解成開啟了金水下降循環中的重要環節。 (2).盡頭 身體金水下降循環盡頭在下焦,分消為二便,從泌尿系統與消化系統代謝作為出路,而仍保留在體內所停蓄的水液也有賴於少火的蒸動能力往體腔中上焦散佈。陰陽無法互相媒合,則會出現下段所言的表現: 3-15陰不勝其陽,則脈流薄疾,并乃狂。陽不勝其陰,則五藏氣爭,九竅不通。 放在這種觀點,起亟的重要性,就著重在身體水液最終流至下焦的停蓄是否正常。 (3).正中 身體中焦消化系統作為營養物質吸收,分佈,代謝,排泄的重要功能,本身也受到自己身體機體的狀態所影響,當長期病理狀態導致的惡病質體況,消化系統吸收營養物質,輸送到體內各處(藏精)的能力也將變差,導致消化系統功能逐步低落的惡性循環。上下告竭,當論治中焦之意。 在這樣的觀點,起亟在中焦生理功能重要的顧護與維持。 以上妄言妄語,僅作為讀書喃喃自語記錄用。

從學生時代過渡到醫師之間。

這一篇我想跟大家分享一下,從學生時代過渡到醫師之間,可以加強認識的一些層面。由於過去的一些契機,我也能夠認識到各種不同階段的學弟妹:包含在學的、見實習的,剛進入職場的,以及進入職場數年的學弟妹。我主要想談的就是以取得中醫師執照為分界,從醫學生蛻變成中醫師身分的這一段時刻,可能需要注意的事情。但由於這個跟個人生活經驗有強烈的相關,所以只能給諸君一些提醒,而無法提供一個明確的方法與準則。 自己真正想做的事情 不管怎麼看,未來的市場只會粥少僧多。即便對於未來還沒有一定的圖像或計劃,但是 對於自己真正想做的事情,還是有必要,在執業後的幾年念茲在茲的,常常放在心上詢問自己 。學生時代可能不喜歡考試制度,覺得好像總是受到壓制,但是其實轉換成中醫師之後,簡單來說就是個受薪階級,那麼不管薪資或多或少,總要找到一個能夠符合與支持自己生活觀以及工作觀的工作環境。畢竟,人生時數除了睡眠以外,還有很多時間都花在工作上面。在學生時期,持續穩定的累積自己以後上班就業的本職學能與專業,是有必要的。然而在成為社會人士之後更是需要,但並 沒有人會義務提醒你 這件事情。 學習一定程度的理財 這點我起步的相當慢,對數字非常沒有敏感度。但執業後這幾年下來,加上開業以後,還是要有一定比例的對於自己資產的運用與支出要有相當的理解。至於投資要占多少成份在自己的生活規劃裡,我想是見仁見智。這部分各種專業的投資部落格跟書籍都分析的很好,多少還是加減讀一點相關的理財知識還是不錯的。 五年人生的規劃 這一點我是從《 做自己生命的設計師 》的概念延伸而來的觀點,裡頭教人如何規劃五年的人生,把預期的可能人生重大事件都標的出來,也有助於確認我們對於未來的構想與方向。如果準備要在國外當中醫,可能就要詢問一下相關經驗的學長姐;如果是按照比較常見在國內的路數,醫院上班、診所代訓、診所臨床、 準備創業 等等,最好諮詢一下相關經驗的學長姐與人事資源,了解一下他們目前上班的狀況與所遇到的情境,能夠幫助你評估未來的選擇。 做自己的一人公司 生涯規劃方面的書籍,也有必要做某種程度的攝取。生活、家庭、親情、感情、健康與工作之間的比重,沒有一定的準則。學習做自己的一人公司,有意識地管理與分配自己所擁有的人生資源,會降低在生活上因為各種層出不窮的生活事件而疲於奔命的比例。 我想引一本曾經看過的書,個人覺得講的不錯

在海邊,遠方閃爍如繁星。(W7/52)

這一週過的有點煩心。回顧的時候,我們可以把讓自己高興的事情與不開心的事情並列,只記錄開心的事情,但往往其實無法全然排除。不開心的事情會影響平日處理事情的態度,而且如果情緒不穩定的話,明明一些小事,會被過度的放大,形成嚴重的精神污染。回顧的感覺就好像是自己內心安置了一個記錄器,或者攝影機,寫著自己版本的人生紀錄,記錄自己脫序不脫序的行為。越來越清楚這個2017年所要寫回顧文章受眾確實是自己沒錯,而且是讓未來的自己看。我想未來的自己看到過去的紀錄,可能會覺得也未免太小題大作了。 這週煩心的有診所廠商事務,以及接任社區管委會主委,要協調住戶裝潢影響社區安寧的一些事項。但也有一些生活上的新嘗試:去北區圖書館借了一些食譜,開始自己研究食材與煮物,也因此開始吃得出食材的口感(或許調味可以自己控制的關係)。每天按照書本的練習畫一張簡單的食物水彩,在調色盤加加減減地調色也蠻有趣的。寫了兩篇部落格文章, 第一篇 談到開業兩年的心得, 第二篇 想試著簡述自己作為一個中醫閱讀者的想法。持續練習寫作的肌肉,感覺好像開始變得比較容易了,對於自己想要說的話,如何輸出自己腦中的想法,如何描述地再清楚一點等等。日劇看了真田丸前兩集,覺得這種歷史劇很不錯,能夠結合歷史又能夠介紹當地的觀光景點,很棒。另一齣快要看完的日劇,相當驚艷:山田孝之的東京都北區赤羽。每集都有一些亮點,第八集有一段對白讓我印象相當深刻:“ 就是作為一個人活著的實感,自己一個人的話,無法達到這個境界。一定要透過另一個人,才能強烈的感受到自己得到了生命的才能。 “平常老是被生活的事件追著跑,每天利用一些短暫的片刻寫日誌,練習水彩,畫畫,看日劇反思等等,對我自己來說,也有一種重新校正自己活著實感的感覺。但仔細思考自己覺得煩心的事情,「人類所有的煩惱,都是人際關係的煩惱。」確實也如這句說的,跟人之間的互動都有關係。在互動之間,有時候也才能感受到自己原來是這樣易怒的呀,也是有這樣苦惱的時候呀...等等。 然而生活不就同時包含這些開心與不開心的片段嗎?不就是要掙扎掙扎著拼回/尋回一些自我的碎屑嗎?這週的一個夢境有點寓意,夢中,到了一個海邊,但需要走一段長長的往下的坡道才能到達。在坡道起始點,可以看見遠方的海邊都市閃爍著如繁星般的燈光,正抱持著會遇見什麼的期待感要往前進的時候,夢就醒來了。醒來之後的人生,自己是否也能夠保持這樣的心情,

作為一個中醫閱讀者。

在學生時代,常常老師告誡我們要接觸典籍。其實,到了臨床後,仍是要常常回去翻閱典籍回顧幫助臨床上的思考。作為一個中醫的臨床者來說,我的資歷相對資淺,也還不夠格闡釋中醫典籍的種種面向。因此本篇是作為一個中醫的閱讀者,跟大家分享在閱讀典籍上面我個人的心得與樂趣。 人生處處是閱讀 對於我個人的理解來說,我們不一定要閱讀中醫典籍。如果你想發展你個人獨有對於人體生理體驗的話,那麼就有可能成為一種個人式的世界詮釋觀,當然你得用大家能夠熟悉的概念與語言來進行溝通,才有機會讓他人理解你的詮釋。而學習中醫的入門,除了從前者的自悟道路之外,當然避不開典籍。(這裡引發一個有趣的思考點:如果純然地,自悟的,去典籍化的人體詮釋,他或許就不一定要歸類在中醫的架構形式吧,看精微體這本書就可以知道人體因為各種文化就有各種不同的表述方式)而中醫的典籍展衍,很像是一朵花的花瓣,從花朵的中心,然後層層疊疊的展開成相同形式卻有不同層次的花瓣群。我想引用的譬喻是這樣的:中醫早期典籍的母本,就像是花朵的中心,而每個時代每個醫家的詮釋與理解,就像是透過自己經驗映照詮釋母本來發展的一片花瓣一樣。隨著時間展延,世代更迭,身處於現代的我們,就面對了這一大片令人讚嘆又吃力興嘆的典籍花海。 抱持著問題意識切入 然而閱讀有沒有什麼捷徑呢?我個人是認為這個問題是個假議題。所謂的捷徑,是你知道自己的起點,以及最後的終點,然後你想要在這兩點之間找到最省事的路途。然而在閱讀典籍這件事情,什麼才是最後的終點?這件事情對每個中醫學習者來說,或許都不太一樣。最近我訪談了幾個不同年級在學的學弟妹,問他們學習到目前,覺得中醫的樣貌會是什麼?我們要怎麼跟不同領域的人描述我們自身的樣貌?最後討論的問題指向了:「如果我們自己都不了解中醫本身的樣貌是什麼,那麼我們該往哪個方向邁進?」的這個問題作為收尾。這也是我個人近日閱讀典籍上的疑惑。然而因為抱持著某個問題意識,引起閱讀行為的動機才能夠強烈。學生因為受到教育體制上的影響,閱讀行為的動機減弱了,只是受到他人鼓勵要多讀書,我覺得這個指引本身持久效力比較虛弱,不如去激起學生問題意識,抱持著問題,醞釀著問題,有一天終於爆發了,啟程自發性地去探索,或許反而這樣的動機更能強烈。 收集理解的碎屑 第一年臨床的時候,閱讀瀕湖脈學時,我用文字學與符號學的方法來切入文本。往後的幾年,隨著每

開業兩年心得。

不管怎麼跟毛毛蟲說蝴蝶的樣貌,對毛毛蟲來說就像是一種故事一樣,聽完故事之後,毛毛蟲也不會立刻變成蝴蝶,說不定繼續當個毛毛蟲還比較妥當一點。如果毛毛蟲遇到了某個契機,進入了成蛹的狀態,破蛹而出的蛻變,才能化作看似自由的蝴蝶,振動著翅膀紛飛。這是個常見的勵志故事,但目前開業兩年之後,我的心得反而會建議先緩一緩,我的關注點主要在於「做事情的動機」這件事情值得深思。 作為一個「心即世界」的唯心論者,我們身處在一個資訊爆炸的時代。所有事情的背後開始有了方法論作為事件的引導加速,行銷的態度與動機滲入了每個行業,渴望大家多用他們的服務更多了一些。倒不是說這件事情不好,網路時代,本來訊息自己就渴望被流通,就這個觀點並不是一件壞事,因為好的訊息可以讓他擴散,達到溫暖人心與教育的積極意義。但當這樣的訊息對於每天處理眾多事情的現代人,當大腦資訊過量的時候,生活的意義感會嚴重的降低,失去了方向,這時候反而是該停下來給自己一段時間好好檢視生活的諸多事物,一般說來,能夠切割生活的一段旅行,就有類似的效果。但除非旅行變成一種主業,不然一直逃遁在旅行中,最終這種輕鬆感會失效的,而遁入購物消費,減輕壓抑的循環當中。那究竟是哪個環節出了問題呢?我的想法,主要是因為心認識這個世界的問題。 因為我的職業是中醫師,所以只能分享從「幫診所上班的中醫師型態」,與「自己開業的中醫師型態」,這兩種方面來比較起。各行各業都有各自的難處與門檻,就不在目前的分享內容內了。 給目前幫診所上班,而自已想要開業的中醫師的一點建議: 重點不在開業,而在你想改變目前生活的什麼 開一間診所不會讓你更自由,而是要處理更多的事務,你關心的重點不再是診務而已,而是要怎麼讓養活在診所一起努力的員工們,當然還有自己。而診所的成立與營運,那是眾多人幫忙促成的結果,所謂的院長職務抬頭,只是代表國稅局納稅審核對象而已,是個虛名。 大家都邁入創業,不代表你也要邁入創業,重點不在這些事情,而在你做這件事情想要改變目前生活中不滿意的什麼。而開業之後,能夠達到你的想望,多久能夠達到你預期的目標?這些也應該都要能夠納入你的考量與準備,不然永遠都會有現實跟你的腦中理想的衝突。當不斷地降低你的理想(如果沒有確認的夠清楚的話),現實中的事件,很像是不斷地削減你信心的利刃,只有把這些衝突化作明確心理意義的試煉(也就是你自己清楚自己的目標與方向)

學習觀看自己的生命經驗。(W6/52)

"除了俯拍與仰拍之外,攝影者應該嘗試許多不同的拍攝角度,讓自己及觀者對於被攝主體產生新鮮感。"  --《 攝影課・攝影美學的養成 》李昱宏著,P.36 這篇文章是延續2017年年初所許下的願望,希望能夠從今年開始,固定每週寫一篇回顧的文章。到本篇已經是2017年的第6週。一年總共有52週,也就是說今年已經過了11.53%,十分之一左右。培養與維持這種回顧的習慣對於時間的感受開始有一種微妙的速度感,覺得每週一個循環紀錄的感受越來越明顯,而令人驚訝的是,有種越來越快的感覺。剛開始幾週,會覺得記錄日誌這個行為趕不上生活偶發事件的速度,而這週開始有一種可以將「計畫做些新嘗試」的元素,逐漸加入日常生活當中加以安排的覺受。譬如,這週加了兩個學習元素,第一個是繪畫,第二個是自己學習料理食材。 是這樣的。寫日誌的本身,需要事件發生過後,才會留下紀錄。這種習慣很像常常在Facebook打卡,只是日誌事件的本身,主要的受眾也只有自己而已,所以寫起來相對的輕鬆自在。可以嘗試著不管是在書上或者是IG上面手帳記錄的各種方法,譬如說以圖案為主的方式來紀錄行程,而在當下體驗見學的時候,就得觀察一些可以收納成為圖案的小細節。譬如前一週2/5週日去 竹坑南寮步道 的時候,走步道同時,就會留意一些路標地圖繪畫的方式,然後拍照起來紀錄,回來再畫成簡略版在手帳上。 為了要紀錄一些小圖片,吃飯的時候就會留意餐廳的名片上面有沒有圖案,然後順便當繪畫練習記在日誌裡面。雖然繪畫很陽春,不過還好都是給自己看的所以壓力不是很大。 開始留意一些日常生活的圖案設計,試著觀察其形狀與用色。因為試著模仿繪製的關係,發現技能不足,就會進一步再研究繪畫技巧與相關的工具。反而像是重新學習美勞課一樣。 讀書的方法也開始修正。學習一次專心讀一本書。發現這樣一本一本讀完好處不少,對於該書的整體架構會比較清楚與記得。而讀到卡住的書籍,也會一邊思索著是哪裡卡住?是否不具有相應理解的知識架構?等等。本週讀完的書籍有:陳照先生的《易理針灸學》、嶋裕之先生的《 不加班的便利貼工作術 》、芭蓓.波斯特(Bobette Buster)的《說故事有畫面,世界聽你的:用你的經歷,去破冰、說服、取悅,甚至感動任何人》。持續閱讀的是朱燕中先生的《 本輸針灸 》(還在奮戰當中)。以下稍微簡述一下讀

「要去哪裡?根本無處可去。」(W5/52)

羊ヶ丘展望台的クラーク博士像 。右手的姿勢代表"遙か彼方にある永遠の真理"。 "認識自己是天下最難的事, 因為你一旦開始觀照自己,你就給自己下了一個結論,接著你就透過所做的結論來觀照下一個意念 。我們能不能如實觀照自己的憤怒而不下結論,也不加進是非、善惡的意念? 我們能不能一目瞭然地觀照自己 ? 自知之明並不意味要透過知識來認識自己 ,而是要 認識自己每一個真實的起心動念 。因為自我就是所有的意念和假象。因此, 如實觀照自己的起心動念,不要漏掉任何一個念頭。 試試看,你就會明白了。"  --《 般若之旅 》J.Krishnamurti原著,胡因夢譯,P.34 深夜二點醒來,突然想起《 般若之旅 》這本書。從書櫃裡拾起隨意翻閱著,看到了上面克氏說的這一段話。目前寫回顧這個舉動,持續進行到第五週。「回顧」這件事情也很類似一種刻意的觀照行為,雖然,這種觀照是根據自己每天所寫的日誌,然後針對這些留下來的文字與圖像,定期翻閱,嘗試加以省思與評論。克氏所說的建議則是更進階了, 強調要認識自己的每一個真實的起心動念,而不是「總是從聽到的知識中行動,或者從行動中累積知識」 (p33)。 每個人也許都該培養一種能夠自內在穩定自己的一種嗜好 ,難就難在每個人的個性、生活情境等等不同,所以也不能一概而論說哪一種嗜好或行為一定最有效果。至少對我來說,持續進行日誌的書寫,所產生的效益,還是相當受用的。常常因為外在的評價而喜怒起伏,因為內在的聲音而評判自己。回顧的習慣,或許有一種消解的效果:其實,外在的評價於我自身存在的價值或許根本毫無相關,是我對於我自己活在這世界上,是否能夠更加清醒地認識「自己」這件事情,是否能夠擁有更深的理解與體會?是否能夠不再用過去的自我記憶來框架、限制、束縛現在當下的我的意識與感受? 這週開始學習一些繪畫的原理,也因此每天開始練習觀察顏色與圖像,看到不錯的小圖案就嘗試畫起來收集當作素材紀錄。因為這樣的行為, 反而重新校正自己的觀察 ,有些平常不太注意的東西,為了要畫下來而重新認識了一次,不論是輪廓、顏色、局部邊緣等等的細節,跟以往漫不經心的觀看有些不同。這才發現這些頗有意思的小細節,其實都存在日常的生活物件中,日用而不自知。這讓我想到讀過華嚴經的一段:「 心如工畫師,能畫諸世間,五蘊悉從生,無法而不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