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發表文章

目前顯示的是有「Simon Reeve's Sacred Rivers」標籤的文章

[Simon Reeve's Sacred Rivers 第二集-恆河]觀賞筆記

初稿:2016/02/14 探訪神聖河流第二集[1],來到了恆河(The Ganges)[2]。 恆河河源 本集首先來到了潘奇普拉耶格(Panch Prayag)[3],恆河河源由五個支流交會點的地方開始。在此處Simon接受了一個聖人的祝福,順道探訪了聖人所居住的洞穴。接著參與了印度中產階級新興的在恆河上泛舟的活動。 Src: Wiki 赫爾德瓦爾(Haridwar) Simon與印度嚮導會面時,拜訪了一個巨大的溼婆神像。Simon問溼婆與恆河有何關聯呢?嚮導回答:溼婆的辮子象徵著恆河。[4] 由 Sanatansociety  Picture provided by Peter and Chris Marchand,  provides free information for promotional purpose  - Originally posted by en: wikipedia  here , 創用CC 姓名標示-相同方式分享 2.5 ,https://commons.wikimedia.org/w/index.php?curid=4119875 接著也在此地以花及火供養恆河,與浸浴在恆河的儀式,相傳此儀式亦能洗去以往罪孽。[5] 瑞詩凱詩(Rishikesh) 由 Fred Hsu from San Jose, United States - Ashram by the river , CC BY 2.0 ,https://commons.wikimedia.org/w/index.php?curid=7311457 恆河流經這個小鎮,將其分割為二,兩岸有很多的瑜珈學校,是世界聞名的靜修處。[6]相傳披頭四也曾來此進修(1968)[7]。Simon也在此訪談了學校的領導者,問恆河有甚麼神秘之處。領導者回答,就像手機電池需要充電一樣,人的心靈也能夠透過恆河而補充能量。 坎普爾(Kanpur) By Faizhaider at English Wikipedia , CC BY 3.0 , https://commons.wikimedia.org/w/index.php?curid=24356917 在這裡看到了信仰與經濟發展的衝突...

Simon Reeve's Sacred Rivers 的第二集-恆河[暫記]

[暫記] 看完[Simon Reeve's Sacred Rivers 的第二集-恆河]後,也有好多感想待整理。看完後想到曾經看過某個的句子,先調書袋一下: 自古以來,我們居住的土地造就了我們,也形塑出目前世界各民族的戰爭、權勢、政治和社會發展。或許,科技似乎克服了我們彼此在精神空間與實體空間的距離,但我們很容易就忘記, 我們居住、工作及養育子女的地方,其實極其重要 ,而那些帶領七十億地球居民的領導者,他們做的選擇就跟我們常人一樣,多少都會受到山川河流、湖泊海洋所限制。 整體來說,所有地理因素都同樣重要,並沒有哪一個地理因素比較重要。山脈沒有比沙漠重要,河流也不比叢林重要。在地球的不同角落,不同地理特徵就是決定人們能做甚麼,不能做甚麼的主要因素。 --《 用十張地圖看懂全球政經局勢 》p.10 ================= 推薦給大家!還有剩下兩集(恆河、長江): BBC Earth台 2016-02-14星期日 02:25~ 03:20 探訪世界河流S1(2)【普】恆河 2016-02-16星期二 21:50~ 22:45 探訪世界河流S1(3)【普】長江 2016-02-17星期三 03:00~ 03:55 探訪世界河流S1(3)【普】長江 11:25~ 12:20 探訪世界河流S1(3)【普】長江 14:50~ 15:45 探訪世界河流S1(3)【普】長江

Simon Reeve's Sacred Rivers的介紹。

【Simon Reeve's Sacred Rivers】 這裡有預告可以看: 前些日子在BBC Earth看到探訪世界河流 (總共三集) [1] :第一集尼羅河,從源頭衣索比亞的青尼羅河開始,沿著河流往下來到白尼羅河跟藍尼羅河的匯集處(蘇丹),最後尼羅河入海口在埃及開枝散葉形成豐沃的三角洲。 影片很有意思的是,從源頭到入海口,依著尼羅河的灌溉孕育出的文化與文明,訪談者結合了當地歷史文化與現代經濟等議題,譬如各國人民都宣稱尼羅河是他們的,而不是其他人所擁有。 衣索比亞為了改善該國經濟,將尼羅河的上游建成大水壩,但也犧牲了當地部落文化強迫遷移,而另外一個隱憂是水壩建成後,將可以控制尼羅河上游源頭的水源,間接影響到依賴尼羅河各國居民的生存。 來到蘇丹,介紹了黑法老王歷史與金字塔群。 (埃及第25個王朝,統治了整個埃及達75年之久的奴比亞君主 [2] ),被埃及本國歷史刻意忽略的過去的王朝遺跡。同時也可以站在高處俯視尼羅河所經的地區,帶來了綠意,與周遭沙漠形成強烈的對比。 在蘇丹北部與埃及南部的亞斯文水壩橫截尼羅河而形成納賽爾湖 [3] ,影響了整個努比亞人社區共有幾十萬人,原有的村莊被淹沒,被遷至其它地方定居。還有原有重要的考古遺跡被迫遷移。大壩的建成雖然防止了下游的洪水泛濫,換得發電、防洪、灌溉、養魚、航運、旅遊等利益。 [4] 最後來到埃及的出海口,陪同節目彷彿經歷了一場古代文明河流的洗禮,也帶來更多文化、政治、經濟議題的省思。 推薦給大家!還有剩下兩集(恆河、長江): 2016-02-13星期六 06:00~ 06:55 探訪世界河流S1(2)【普】恆河 17:30~ 18:25 探訪世界河流S1(2)【普】恆河 2016-02-14星期日 02:25~ 03:20 探訪世界河流S1(2)【普】恆河 2016-02-16星期二 21:50~ 22:45 探訪世界河流S1(3)【普】長江 2016-02-17星期三 03:00~ 03:55 探訪世界河流S1(3)【普】長江 11:25~ 12:20 探訪世界河流S1(3)【普】長江 14:50~ 15:45 探訪世界河流S1(3)【普】長江 附加:看完可以增加的傳統醫學bonus! 了解並思考河流能夠帶給人們的孕育各項事物的能力:文化、經濟、政治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