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發表文章

目前顯示的是 2015的文章

五種傷,五種假面書摘

"各種傷痛都有其各自對應的行為和內在態度。因此各種傷痛所應對的這些思考、感受、說話和行為方式,代表著在「應付」生活中所經歷到的事。 一個在「應付」的人,他重心不穩、不在自己的心裡面,也無法自在或快樂。這就是為什麼,清楚察覺到自己哪些時候是「做自己」、哪些時候是在「應付」,是很有用的一件事。這麼一來,你就能夠成為自己人生的主導者,而不是被自己的恐懼牽著走。" p.46 《 五種傷,五種假面:認出內在的傷痛,找到真正的自己 》

終於自在了書摘

你們看那天上的飛鳥,也不種,也不收,也不積蓄在倉裡,你們的天父尚且養活他。(馬太福音6:26)多數人無法了解耶穌所說的這個畫面,難道人不必播種或收割嗎?只有人意識到人是理所當然地存在時,才能意會箇中道裡。很多人會感覺必須努力工作、努力爭取、花錢去買、欺騙或掙來自我價值,其實那都是徒增煩惱的感覺。因為人的自我價值早已存在,我們根本甚麼都不用做,也無法做。 人不會因其成就或財富,就讓自己變得更有價值 ,然而這種錯誤想法卻已深植在成就和消費社會中。 p.226 對於有關人生意義的問題,多數人的答案會跟愛有關。還有甚麼比愛的能力更重要?如我們所見,愛自己的能力經常被破壞性的程式阻礙。然而, 自我接納是一個人能愛自己的先決條件 ,愛自己才能整合自己的感受、自己體會的愛、自己值得被愛以及自己也能真正去愛的能力。擁有接受愛和奉獻愛的能力才能開創幸福的人生。 p.242 "熟悉自我價值分析方法的人,日常生活中也能夠在別人身上找到秘密程式:例如有人努力爭取別人的認同、明顯出現忌妒行為時、有人因未被拒絕和得不到足夠的愛而奮力一搏時....他們可以分辨出不同的反程式或至少知道其所屬類別,然而識別出別人的問題,並不是要來炫耀,而是 要去理解 。如果能夠瞭解自己的秘密程式以及其所產生的問題,也更能接受別人的缺點和錯誤。我們也期望這些人具有「先見之明」,因為他們能深入瞭解一切,進而認知到自己的問題的原因和他人的問題。 積極剷除自己的秘密程式後,基本上就能徹底瞭解自己和他人,對於人在這世界上的「運作」方式,也能比別人多些理解。.... p.246 摘自 《 終於自在了:羅爾醫師的「心靈掃毒」,移除讓你卡關的負面心靈程式,人生脫胎換骨 》

平行宇宙書摘

"今天的WMAP衛星測量了大霹靂的回波,給我們最具權威的宇宙年齡。WMAP資料顯示,我們的世界是在137億年前發生劇烈大霹靂中產生的。" p.37 "為了確認以前的實驗,WMAP得出我們所看見的周圍的物質,包括山、行星、星星和星系只占宇宙總物質和總能量的百分之四。(在這百分之四的物質中,絕大部分是氫和氦,大約只有百分之0.03是重元素。大部分宇宙實際上是由完全不知道起源的、神秘的、不可見的材料構成的。)我們所熟悉構成我們世界的元素僅占宇宙的百分之0.03。在某種意義上,科學被拉回到幾個世紀以前,那時還沒有出現原子假設,因為物理學家掌握了事實:宇宙是由全新的、不知道的物質和能量形式所支配的。" p.38 平行宇宙:穿越創世、高維空間和宇宙未來之旅

聰明學經濟的12堂課書摘

"人生是一連串的取捨,經濟學也是一樣。 早上起來做早餐時,就牽涉到比下西洋棋更複雜的抉擇(我煎的蛋會不會讓我比較早蒙主寵召?),我們怎麼做?事實上,無論我們決定做什麼,心中都有一把權衡成本和效益的尺。經濟學家會說,我們企圖以現有的資源追求最大的效用。要是我爸爸則會說,每一分錢都要花在刀口上。不過要記住,讓我們獲得效用的,不只是實質的東西。假設你有兩份工作可以選:一個是在國中教數學,另一個是在菸草公司當行銷人員。後者的薪資肯定比較豐厚,可是前者能提供比較大的「心靈利益」:簡單的說,就是你在下班之後會對自己所從事的工作感到滿足。這種心靈利益絕對能和薪資較低的成本相抗衡。兩相權衡之下,有些人會選擇去當國中數學教師,有些人則會選擇香菸行銷工作。 同理,成本的概念並非只侷限在金錢,而是指你為了得到某些東西所必須做的犧牲。如果你得在風雨中排隊六小時才能拿到免費的音樂會入場券,那麼它根本不算「免費」。"  p.20 摘自《 聰明學經濟的12堂課(全新增訂版) 》

旅行上癮者書摘

"我們有過多的訊息,卻缺乏深刻的想法。" p.17 "過了很長一段時間---大約有半年以上的時間---我再度折返這個群島;當我真的無預警地將獨木舟拖離潟湖時,岸上的女子面帶微笑地對我說,「我們剛才在談你呢。」 她輕鬆隨意的歡迎方式令我欣喜不已。他們對於我的再度出現並未另眼看待,彷彿我根本不曾離開似的。我想到在這中間幾個月發生了許多事情。這段期間他們而言並不長;他們經歷了一次豐收、一次暴風雨,還有幾位村民的死亡。但在特洛布里安群島,沒有人真正死亡;他們只是到另一個島去:那些亡靈都住在北邊一點的圖馬島上。 他們對時間流逝的獨特觀念使我的再次造訪輕鬆許多。特洛布里安群島的島民也有他們的禮節---像是慣例性的問候和致贈禮物---然而他們不會以戲劇表演和牽強的情緒去凸顯一個老美的歸來。想到我潛藏在他們的意識裡,就不免欣喜。死亡或離開只是永劫回歸的其中一環。 人雖然來來去去,共處的時間長短不一,但友誼並不會因為他們的缺席而減少。在特洛布里安群島,重要的是,你自始至終都存在村民的意識裡。如果某人談到你,或是你出現在他們的夢裡,你就存在--你是一個永不磨滅的實體。" p.23-24 摘自《 旅行上癮者 》 作者: 保羅.索魯

張介賓八略總論

張介賓八略總論 補略 一、補方之制,補其虛也, 凡 氣虛 者宜補其上,人參、黃耆之屬是也, 精虛 者宜補其下,熟地、枸杞之屬是也, 陽虛 者宜補而兼煖,桂、附、 乾薑之屬是也, 陰虛 者宜補而兼清,門冬、芍、地之屬是也, 此固陰陽之治辨也, 其有 氣因精而虛 者,自當補精以化氣, 精因氣而虛 者,自當補氣以生精, 又有 陽失陰而離 者,不補陰何以收散亡之氣, 水失火而敗 者,不補火何以蘇垂絕之陰, 此又陰陽相濟之妙用也, 故善補陽者,必於陰中求陽,則陽得陰助而生化無窮, 善補陰者,必於陽中求陰,則陰得陽升而泉源不竭, 余故曰: 以精氣分陰陽,則陰陽不可離, 以寒熱分陰陽,則陰陽不可混,  此又陰陽邪正之離合也, 故 凡陽虛多寒者,宜補以甘溫,而清潤之品非所宜 , 陰虛多熱者,宜補以甘涼,而辛燥之類不可用 ,知宜知避,則不惟用補,而八方之制,皆可得而貫通矣。

給40歲的嶄新開始

"說到底,我們都只是自以為聰明,避談痛處,讓自己忙碌地一路走來罷了。 每天為了處理各式各樣的事情好朝目標前進,我們訂出了許多的規矩。像我也規劃了未來遠景,思考各種對策,做了許多努力。 然而人生之旅是複雜的,越是拼命詳細規劃的「人生地圖」,越派不上用場。「預計O歲前要登上那座山」、「預計O歲時要採收這棵樹的果實」,現實卻無法稱心如意,僅僅忘我地處理眼前的事物,日子就這樣飛逝而過。忙到沒有多餘的心力去思考未來或自己的生活之道,填滿日子的淨是「忙著處理眼前的事務」。 於是在過程中所產生沒得到解決的糾結、疑惑、不安、焦慮等等,總之全都扔進內心深處的抽屜,碰地一聲關上。如此一來,心房看起來就像是整理得有條不紊,但經年累月下來,抽屜裡卻是亂成一團。 到後來,一想到「總有一天得把裡頭的東西一樣樣拿出來整理掉」,內心便感到沉重不已。「反正不打開也不會死」,索性直接上了鎖,忘了這些事的存在。我想,年表上的空白,八成是這麼來的。 如果你察覺內心裡有個上了鎖的抽屜,請把四十歲視為挑戰大掃除的時機。如果能夠徹底將抽屜整理乾淨,並填滿年表,相信你也會打從心底鬆了口氣。"  -- 打開上鎖的抽屜 p.40-42 給40歲的嶄新開始

[血結胸]

初稿:2015/1/30 修訂:2015/11/4 最近在《 寒熱並用藥對 》裡面讀到"海蛤殼"為治療傷寒血結胸之要藥,其引朱肱《 類證活人書 》一文: (海蛤散)治婦人傷寒血結胸膈。揉而痛不可撫近。(婦人血結胸。法當刺期門。仲景無藥方治法。此方疑非仲景。然其言頗有理。姑存焉) 海蛤 滑石 甘草(各一兩炙) 芒硝(半兩)  上搗羅為散。每服二錢。 雞子清 調下。  小腸通利。則胸膈血散。  膻中血聚。則小腸壅。小腸既壅。膻中血不流行。宜此方。  小便利。血數行。宜 桂枝紅花湯 發其汗則愈。 剛剛在華陀神方裡面又再看到一次,令人好奇,故為之小記,待日後研究。 【華佗治傷寒血結神方】 胸膈脹滿,痛不可近。 用︰海蛤 滑石 甘草各一兩 芒硝五錢 共為末,每服二錢,雞子白調下。 補充:血結胸除[海蛤散方]之外,還有[桂枝紅花湯],同樣出自《類證活人書》 婦人傷寒,發熱,惡寒,四肢拘急,口燥,舌乾。經脈凝滯。不得往來。宜桂枝紅花湯。  桂心 芍藥 甘草(炙。各三兩) 紅花(一兩)  上銼如麻豆大。每服抄五錢匕。以水一盞半。生薑四片。棗二枚。煎至七分。去渣服。良久再服。汗出而解。 補充:《溫病條辨》 要之熱甚而血瘀者,與桃仁承氣,及山甲歸尾之屬。 血舍空而熱者,用犀角地黃湯,加丹參、木通之屬。 邪表未盡,而表證仍兼者,不妨借溫通為使。 血結胸,有桂枝紅花湯,參入海蛤、桃仁之治 ,昏狂甚進牛黃膏,調入清氣化結之煎。

【閱讀人生】

我還記得在書店的那魔幻的時刻。 那是在桃園火車站旁,以前新民牛肉麵再過去一點的一家小書店,現在已經多年易變成各種營業店家。那個午後突然發現書店中各類書籍的知識龐大而多樣,對每個分類都極有興趣。 那時候我還是國中。喜歡玩電動,天使地國、破壞神傳說....,大宇公司早期的遊戲。國外的偵探冒險類遊戲,火星大懸案、殺人月....從各種意義來說劇本都比現在單純破關斬將的手機遊戲來的好很多。因此那時候覺得設計遊戲好像不錯,於是開始自學組合語言,手上抱著Borland C++厚厚的一本書,在學校課業後自己土法煉鋼按著電腦一邊操作一邊閱讀。 摸索到了一部分,才發現自己的數學邏輯極差。而自己或許只是把自己對語言的興趣,放在程式語言裡。那時又拿到一本如何學習四十國語言的書,也激勵自己那麼多學幾個語言應該沒問題吧。英文是小時候很小開始學的,對國中時期的我好處就是英文科目幾乎不太用念。 後來有意間無意間在大學選修了德文、自學一點日文字、學了一點法文開頭、爸爸生病時看了一整個月的西班牙文自學。語言畢竟是需要活著常常運用溝通的媒介,現在看來除了英文基本的閱讀與聽力勉強可以外,其他的語言都還沒能到旅遊通的程度,不過也因此常常提醒自己看事情的角度永遠都會有各種不同的觀點。 書如果擬人化來說,或許是個最忠實的良伴,人情或因為事故而變,紙本最多因為書蟲或黴菌而染病而已。但只要還找的到的話,他們隨時都躺在那裏靜候著。 高中的時候讀了村上春樹、讀了三毛、讀了赫曼赫塞。北醫的時候,讀了榮格、坎伯(千面英雄作者)。當兵的苦悶,讀了遠藤周作先生的沉默、深河。父親往生的後續幾個月,讀了與神談生死,大往生,等等有關生死學的著作,延續到最近讀的凝視死亡。閱讀慢慢從想要尋找答案的態度,轉而這些也只能提供參考而已。因為最終當我們面對各人各自獨有的困局時,只能透過自己的全力意志與判斷努力求解而已。 還記得多年前全家出遊住小木屋,夜半父親鼾聲過大,於是我起來拾起弘一法師傳閱讀(出遊都會習慣隨身帶一本書),讀而入迷出神,讀完竟也已天明,木屋窗外竹林因風而動搖擺著,精神彷彿經過洗滌一般,「華枝春滿,天心月圓」,這八字因此而記得了。

禪者的初心書摘

我們常常會以為自己做了好事,但實際情形也許並非如此。老年人常常會為自己過去做過的事感到驕傲,但聽在旁人耳裡卻覺得好笑,因為他們知道,老人的回憶是片面的。另外,如果老人為自己做過的事感到驕傲,那這驕傲就會給他帶來一些麻煩。反覆這樣的回憶越多次,他的人格就會扭曲的越來越厲害,到最後會變成一個相當討人厭的老頑固。這就是一個人在思考裡留下痕跡的例子。 我們不應該忘記做過些甚麼,但卻不該在記憶中留下一個多餘的痕跡。留下痕跡和記憶往事是兩回事。我們有必要記得自己做過些甚麼,但卻不該執著於這些做過的事,我所謂的「執著」正是我們在思考與活動時所留下的痕跡。 為了不留下任何痕跡,我們做任何事情時,就須全副身心都投入去做,應該全神貫注於手邊的事。你應該把事情做得完整,就像一團熊熊的篝火那樣,而不應該當一團煙濛濛的火。你應該把自己徹底燒乾淨,如果你不把自己燒乾淨,自我的痕跡就會留在你所做的事情上面。 「參禪」就是一種燒乾淨的活動,除了灰燼外甚麼都不留下,這就是我們修行的目的。道元禪師說過:「灰燼不會復燃為柴火。」灰燼是灰燼,灰燼應該完全是灰燼,而柴火應該是柴火。... 所以,我們的修行不是一小時、兩小時的事,也不是一年、兩年的事。如果你以全副身心去坐禪,那生活中的每一刻都是在坐禪。因此,每一刻你都應該致力於修行,做過任何事以後都不要留下甚麼--但這不表示你要忘卻做過的一切。如果能明白這個道理,那麼,所有的分別思想以及人生的所有煩惱,都會離你而去。 p.78-79 禪者的初心

麻黃湯的煩躁。

太陽病,脈浮緊,無汗,發熱,身疼痛,八、九日不解。表證仍在,此當發其汗。服藥已,微除,其人發煩、目暝。劇者必衄,衄乃解。所以然者,陽氣重故也,麻黃湯主之。 讀到此條,想到剛剛上診的一個皮膚科病案,一中年婦人主訴雙顴紅色斑塊癢疹,其他並無不適,惟有脈見緊象,於是方就用麻黃湯加減。服藥時第一天人煩躁不安,其夫勸導既然拿藥了,就耐心將其吃完。第二天後便無煩躁感,一週後雙顴多年紅斑竟自消退減淡大半。 現在讀到這個條文想到此案,或許現在會稍佐石膏微撤其熱吧!不過由於是一次性的驗案,自覺沒甚麼說服力,故僅列為存參。再來現在或許能觀測到更多臨床上的訊息佐以判斷。

《凝視死亡》書摘

"老化就是身體各器官、組織的輓歌。以牙齒為例,最外層的白色琺瑯質是我們身體最堅硬的物質。一旦老化,琺瑯質磨耗變薄,就會顯現象牙質的黃色;同時,供應牙髓的血流變少,牙根萎縮,唾液變少,牙齦容易發炎、鬆動,牙齒根部因此露出,於是牙齒看起來變長,而且搖搖欲墜,尤其是下排牙齒。專家表示,他們光是看一顆牙齒,就可判斷一個人的年齡,誤差不到五歲。" p.49 《凝視死亡》

凝視死亡:一位外科醫師對衰老與死亡的思索

摘自序言 "你選擇走上行醫這條路,想像自己從中獲得莫大的成就感,於是你對自己的能力充滿自信。這種成就感就像木匠修復破損的古董木櫃,或科學教師用精闢的解說讓五年級的學童恍然大悟,了解什麼是原子。有一部分的成就感來自能夠助人,另一部分則來自利用精熟的技術解決難纏、複雜的問題。你的能力讓你獲得自我肯定。因此,對臨床醫師而言,最大的威脅莫過於覺得自己無能為力,無法解決病人的問題。 打從出生那一刻開始,我們每天都在變老 ——這是人生無可避免的悲劇。這是我們可以了解、也能接受的事實。瀕死與死去的病人以後再也沒出現在我的夢裡,但這並不代表我已知道如何面對無法修補的一切。醫學這個行業最厲害的地方,就是修補人體的缺損。如果你的問題是可以解決的,我們自然知道怎麼做。如果無法解決呢?於是,我們變得茫然、冷漠,而病人只能受苦,覺得活得沒尊嚴。 試著把死亡的處置納入醫療過程,不過是近幾十年的事,我們的經驗還很粗淺。而證據顯示,現今的做法大有問題。 -坦然面對衰老與垂死的歷程- 這本書要談的是死亡的現代經驗,包括衰老、死亡的感覺是如何;醫學如何改變這樣的經驗,以及有哪些是改變不了的;還有, 我們想要面對生命的有限,卻因不了解現實而出錯。 在外科行醫十年來,我自己也步入中年。我發現我自己和我的病人都認為現況已到了教人忍無可忍的地步。應該怎麼做呢?我們不只不知道確切的答案,甚至不知道是否可能找到詳盡的答案。然而,基於作家與科學研究者的信念,我相信藉由揭開面紗、貼近觀察,我們可以從困惑、怪異和混亂之中理出些頭緒。 你不必待在老人或疾病末期的人身邊,就可了解醫學常常只是讓人承受無謂的痛苦。在即將走到人生的盡頭之時,我們常為了一丁點的機會,不惜用藥物讓自己大腦昏沉,耗盡所有體力。我們住在養老院或加護病房,接受制式的常規治療,不再能擁有人生最重要的東西。 如果我們不願坦然面對衰老與垂死的經驗,必然會活在痛苦中,無法得到基本的慰藉。 要是我們不知道如何善終,那就只能讓醫學、科技和陌生人來操控自己的命運。" 凝視死亡:一位外科醫師對衰老與死亡的思索

宗教療癒與身體人文空間書摘

"何以有些人面對臨終前的身體病痛,雖然偶爾他們會感到害怕,但卻不顯露苦痛感受?人的生命必然都會遭逢苦難,但在苦難中能經驗到一絲慰藉,來自個人過往的生命經驗,那就是能自救的佛心。 人人都在苦難中煎熬,苦到最後毫無膚慰時,那就是自我摧毀。人不自殺,是因為不斷有療癒因子進入個人生命裡,幫助著渡過一關又一關的苦難。迴盪是一種接應,面對著生命的苦難而不斷有回應。 迴盪的療癒空間,是屬於個人的內心世界,只能自我創造而無法與他人分享,只能個人努力各自做功課。 迴盪不是悟性,不會讓人更明白某種事物,而是擁有更多心知肚明,而不能言說的體會。平時累積生命裡的璀璨感,當碰觸到苦難時,這些經驗便能成為支持撫慰的個人經驗。所謂的修行,就是平日累積療癒因子,在生命陷入苦難時,這些經驗就會從內心的底蘊湧現,接應個人渡過苦難。 許多人會陷入絕望的處境,就是平日放蕩而不深刻體驗生命,當苦難面臨時便毫無接應迴盪的療癒因子。面對臨終苦難時, 如果我們以肉眼渴望救贖,世上毫無可以救贖之道,只有發展一種「心眼」看見內心的火花,走出漆黑的苦難深淵。 " -- 《 宗教療癒與身體人文空間 》p.112-113 昨天J問我:「老師,我們同樣都在田野中寫記錄,為什麼老師可以寫出這樣的東西?要在甚麼樣的情況下才能這樣寫出來?而且還能有脈絡地引用資料,理論上也具有深度?」我只開玩笑地說:「被雷打到了就會。」可是我回家後就在想,我為什麼在禮拜天還要辛辛苦苦地帶學生讀文獻? 你要能注意到,在我帶你們讀文獻時,每一種的瞭解,當你真的瞭解了,它就變成你的細胞而附著在你的身上。很多人讀書就像是在貼磁磚一樣,這樣貼那樣貼,可是等到要用時,磁磚就掉落了。 我帶你們讀文獻的目的在於,「 進入那個『卡住』的某個地方,然後思考為什麼這個地方會發生這個東西?為什麼這個東西以前沒有想到過? 」....(略)... 如果你能有更多時間像這樣去看別人寫的東西時,而且能進入其深邃的部分去思考並深有所得,那你的實力就出來了 。這樣,當你在閱讀田野資料時,有時候某些東西就會跳出來告訴你,這個應該用怎麼樣的方式來理解。如果你每次在讀人家的論文時都是隨意地看過,只是作表面上的瞭解,這就會像貼磁磚一樣,等到要分析資料時,甚麼都不是。因為這些磁磚對你而言沒有用,它們都只停留在表面上,沒有辦法讓你看到裡面的東西。--

《宗教療癒與生命超越經驗》書摘

"人懂得沉默,是因為他浸淫在深度裡。這是我們從安寧照顧裡看出來的,我們觀察的是臨終病人的家屬。家屬有各種不同類型,鶼鰈情深的或感情不好的都有。例如有個女病人,先生很愛她,夫妻倆在美國生活二、三十年,一起奮鬥,因此先生很不捨得太太離開。先生是中醫師,當太太住進安寧病房時,他在旁邊照顧,但一直不甘願,不斷地翻資料,不斷地跟主治醫師討論太太的情況,總是想把他太太挽留。每天都看到他忙著訂最名貴的藥材,煮藥,端給太太喝。一開始我們都很感動,至少志工都很感動,可是後來就覺得something wrong。他太太跟他說,你不要煮藥了,陪在我身邊。她希望他能握著她的手,而不是一天到晚跟醫生討論病情,或上網查資料買藥,她只有在吃藥的時候才看到他,要不然就總是匆匆忙忙的。我們覺得很心疼的是,她先生不斷在橫向勾連,但太太已經往深度的方向走去,兩人沒有交集。" -- p.35 "舉個例子:有個企業家叫摩根,過世前寫了本書,他說你可能一生一世都很精明,但你把這精明用到病床的最後一分鐘,就很令人難過。我是親眼看過很能幹的企業家,在臨終病房中指揮若定,很仔細地檢查每個醫生下甚麼藥,甚麼時候該來,跟醫生護士說病人的權利有甚麼。但越近臨終,就越能看出來局面已經不容你精明了,你的精明只顯示出你的不堪。反而那種不識字的阿公阿嬤的死亡,比較接近我們喜歡陪伴的感覺。我們喜歡陪這種老先生老太太,他們的過世都沒有甚麼太大的掙扎,跟那種顯赫一時、生時大權在握、臨終時不敢讓人看見的人物差很多,因為後者的落差太大。我們在報紙上看到的東西,都是表象的。這些東西走到安寧照顧時,甚麼都沒有。表演啦、採訪啦、名人的講話啦,到最後都沒有。人最終要回歸到人的層面,還是要用極簡的方式,越簡單越好。一個很有學問的人過世,跟一個沒讀書的人過世沒甚麼不同,不會有光環火花冒出來。" -- p.96 "這些微小的身體分子,卻構成我們內在性的最底層。它是一片甚麼都不知道的混沌未分化的「黏稠狀態」,這就是「黏性平面」。這感覺就像李清照在《聲聲慢》中說的「淒淒慘慘戚戚」,說的就是一種黏稠的狀態。我原來並不知道,後來是聽到中醫講肝膽黏稠、鬱的化不開來,我才想這樣想其實就對了,因為這就是一種液體狀態,黏黏稠稠地潛伏在人的身心構成的最底層部分。" p. 128 輯二‧第一講‧內在空間

各種素食飲食法比較以及一些食物攝取過度的症狀。

常常在診間聽到患者素食,但隨著素食法不同,對身體也會有不同的影響狀況;以及補充維他命、生食果汁的一些攝取過度的症狀(而不自覺)。評估的重點其實不在能不能吃,而是對於個人身體狀況來說適不適當。 摘自於 食物與療癒 此書p.116,p234。 點圖可放大表格喔!供參考。

小讀脈經婦科1

初稿:2014/11/24 修訂:2015/9/17 《脈經》卷九的整體佈局,可以做為該文本收集當代婦科診療紀錄遺緒。 《平妊娠分別男女將產諸證第一》做為本卷第一篇的架構,主要內容分成四段: (1)妊娠脈象的表現機理 脈平而虛者,乳子法也,經云:「陰搏陽別,謂之有子」,此是 血氣和調,陽施陰化 也。 診其手少陰脈動甚者,妊子也,少陰,心脈也,心主血脈; 又,腎名胞門子戶, 尺中腎脈也,尺中之脈,按之不絕,法妊娠也。 三部脈沉浮正等,按之無絕者,有娠也。 [閱讀小結] a.心脈動甚;胞門子戶(尺中腎脈)按之不絕;三部脈沉浮正等,按之無絕 b.應進一步補充現代醫學關於婦人妊娠生理變化,來聯繫傳統醫學臟腑生理功能的詮釋。 Physiological changes during pregnancy from Naila Memon (2)妊娠初時=>三月=>五月脈象的變化 妊娠初時,寸微小,呼吸五至。 三月而尺數也。脈滑疾,重以手按之散者, 胎已三月也。 脈重手按之不散,但疾不滑者,五月也。 [閱讀小結] a.因時代的需求,冀望當代醫者從脈診法來判斷妊娠月數。現代醫學已有定期產檢可了解婦人妊娠的狀況。 (3)妊娠四月男女判斷經驗方法收集 婦人妊娠四月,欲知男女法, 左疾為男,右疾為女,俱疾為生二子。 又法得太陰脈為男,得太陽脈為女,太陰脈沈,太陽脈浮。 又法左手沈實為男,右手浮大為女,左右手俱沈實,猥生二男,左右手俱浮大,猥生二女。又法尺脈左偏大為男,右偏大為女,左右俱大產二子, 大者如實狀。 又法左右尺俱浮,為產二男,不爾則女作男生,左右尺俱沈,為產二女, 不爾則男作女生也。 又法遣妊娠人面南行,還復呼之,左迴首者是男, 右迴首者是女也。 又法看上圊時,夫從後急呼之,左回首是男,右回首是女也。 又法婦人妊娠,其夫左乳房有核是男,右乳房有核是女也。 [閱讀小結] a.因時代文化的緣故,紀錄當代各種判斷男女的方法。現代醫學已可經由產檢了解更詳細的妊娠狀況;故本段存參。 b.各文化都有想要在妊娠期間了解胎兒性別的各種外候方法與紀錄,在不傷害妊娠母體的原則下,不妨輕鬆看待之: Gender Predictor : 101 simple ways to know the gen

描述的方法

初稿:2011/9/9 修訂:2015/9/16 近來我受到幾個方面的影響,反思了目前所學習到的東西,覺得可以透過這些學問的方法架構出可能的描述與理解,但本來很多事情就沒有一定的結論,甚至我現在想要闡述的一些心得也是處於未定論的理解(可說也是不成熟的),不如暫時將其歸類成一種觀察。 我分別在現象學,詮釋學,認知語言學這三個比較近代的學問找到了一個目前能夠描述所學習到有關於傳統醫學的幾個象限。[現象學]能夠把診法過程的幾個元件拆解開來檢視,[詮釋學]能夠探討文本上的理解以及其所能夠在實際上應用的範圍,[認知語言學]則是在討論人要以自己已知的譬喻概念中去擴展理解另一個未知而不熟悉的領域(這樣的過程其實也潛藏在我們每天的認知行為中)。 =>傳統醫學應該可以與其他學問雜燴引發各種不同的思考觀點,琢磨出更多的理解側面。 優秀的理論能夠歸納出某種行事原則,而某種行事原則需要被使用者在自己意志判定與理解在某種情境下應用而得到所想要的效果,才能夠更加證明了行事原則以及其中的理論正確無誤。 在這過程中的其中一個環節出錯,都有可能導致錯誤的理解,詮釋與結論。(在李建民先生《發現古脈》的著作中談到古代禁方師徒學習分成"授,讀,解,驗"四個階段,有趣的是在內經裡頭談論醫之道講的是"諷,誦,用,解"四階段) =>驗、用,都暗示了 理論的探索 與 能實用化的技術 是可並進甚至不可缺一的。 從傅柯的《知識考古學》方法以及其《古典時代瘋狂史》中得到了一些概念與觸發,還有柴崎保三先生對於內經的研究方法與結果也是非常可觀。不過有趣的是,不管我鑽研到哪個象限,永遠都會發現已經有人走在前端,有時實在是覺得自己還真的宛如在傳統醫學的幼稚園而已呢! 當然閱讀這些學科值得自我提醒的是,這些是對知識研究的一種方法論,而研讀傳統醫學的最終目的應是使醫療行為或理念能夠帶給人們某一層次的健康高度,了解並能夠實踐保身長全之道。但怎麼理解傳統醫學的理念?又該怎麼訴說?而為什麼要說?似乎成為現代養生資訊焦慮與功利倦怠社會的難題之一。 [參考閱讀] 現象學十四講 詮釋學︰它的歷史和當代發展 我們賴以生存的譬喻 如何閱讀一本書 (第十三章:如何閱讀實用性書籍) 發現古脈 古典時代瘋狂史 知識考古學 柴崎保三・鍼灸医学大系全25冊

脈經解構6

《脈經》卷二.平三關病候并治宜第三‧閱讀筆記 初稿(v1): 2009/5/3 修訂(v.1.1): 2010/12/10 修訂(v.1.2): 2012/8/18 修訂(v.1.3): 2015/9/10 閱讀心得: 《解題.研究.索引》將此篇評估與傷寒論文本有點淵源,因此最初在閱讀的時候引起了一些興趣,本次整理將原文重新排版與表格整理,的確發現了一些有趣的現象。 1.      本篇脈法先把可能的陽脈標成 紅色 ,陰脈標成 藍色 。 依照辨脈法: 問曰:脈有陰陽者,何謂也? 答曰:凡脈 大、浮、數、動、滑 ,此名陽也;脈 沉、濇、弱、弦、微 ,此名陰也。 凡陰病見陽脈者生,陽病見陰脈者死。 2.   本篇所提到的方劑似乎已經失傳,脈經本文也並無相關內容組成,只能從方名來推敲其可能的作用;另外從外證的記載來說,與傷寒論的文本對照閱讀也顯得相當有意思。 3.   本篇寸、關、尺與全身的部位來說有某種程度的謀合: 寸 : 胸中、心下、胸脅 關 : 心下、胃、腹 尺 : 臍下、小腹、腹、腳 4.   本篇條文包涵四種治療方法的選擇 ( 湯、針、灸、摩 ) 5.   本篇與前篇《卷二 . 平三關陰陽二十四氣脈第一》脈法似不同系統。 6.   每段末段都補上了傷寒論相關有關針刺的條文加以互參的可能性。 上部寸口十七條 脈 證 治法 1-1     寸口脈 浮 中風,發熱,頭痛 宜 服 桂枝湯 , 葛根湯 , 針 風池,風府, 向火 炙 身, 摩 治風膏 ,覆令汗出。 1-2     寸口脈 緊 苦頭痛,骨肉疼,是傷寒 宜 服 麻黃湯 ,發汗, 針 眉衝顳顬, 摩 治傷寒膏 。 1-3     寸口脈 微 苦寒,為衄 宜 服 五味子湯 , 摩 茱萸膏 ,令汗出。 1-4     寸口脈 數 即為吐,以有熱在胃管,熏 胸中 宜 服 藥吐之, 及 針 胃管, 服 除熱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