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發表文章

目前顯示的是 12月, 2011的文章

《醫學見能》切脈篇。

醫學見能的切脈雖然字少,但是值得細細咀嚼。我們試圖想要詮釋脈象的表現,但脈象的表現基礎源自氣血,氣血的動態平衡架構在身體生理病理機轉上。所以本篇精要地作出舉例,而提供我們一種正反兩面病機的思考方向。譬如說,候得浮脈,脈為何而浮?本篇舉例表實或裡氣內虛都可能造成浮脈的表現。接下來要想的是:什麼樣的病機會造成表實? 又有多少種病機會導致表實? 表實又會表現哪幾種有意義的症狀(外證,內證 / 形體,氣機)(這樣的症狀能夠輔助回推佐證病機與脈象的一致性)?同樣的裡氣內虛也能導致浮脈,一樣的問題也都得思考看看。若出現了矛盾的地方究竟是哪裡出了問題? (甚至這兩種以外的分類是否有其他可能性導致脈浮?) 龍野一雄先生在其著作《中醫臨症處方入門》p.127 (1956年,人民衛生出版社) 也提到關於病機狀態與症狀的關係: 某種狀態可以發現各種症狀: 狀態A - 症狀a, 症狀b ,症狀 c 由於各種狀態出現共同的症狀: 狀態A  \ 狀態B -->  症狀a 狀態C  / 他舉例狀態A可能發現有症狀a,b,c,而各種不同的狀態A,B,C也可能導致症狀a,而為了要確認狀態A-症狀a的必然關係,就必須要把狀態B,C除外。但如果首先不知道發生症狀a的狀態有A,B,C這幾種情況,就不能進行臨床上的鑑別。 然而這只能說是平日準備的功課而已,因為臨床上更困難的是兼化的脈象(難經第四難)。譬如說候得浮長脈,脈為何浮長?有多少種病機情況會導致浮長脈?那樣的病機會表現哪些有意義的症狀? 浮長脈各自表現在寸關尺三部是否有各自特殊的生理病理意義?(雖然瀕湖脈學幫我們開了一個方便的法門,有主病詩與三部詩,但我想或許臨證再久一點再回頭過來看或許會更有收穫一點) 傷寒論也提到了這樣的狀況: 病人脈數,數為熱,當消穀飲食,而反吐者,此以發汗,令陽氣微,膈氣虛,脈乃數也。數為客熱,不能消穀。以胃中虛冷,故吐也。 這裡也提到了這樣的狀況,病人脈數,脈數一般主(實)熱,外證"當消穀飲食",推測可能有"胃熱"的病理機轉才導致脈數的表現。但一問診之下,外證"反吐",詢問治療經過曾經有"發汗",氣機表現為"上越",推測其病機"陽氣微","膈氣虛&q

十牛圖。

以前在網路上收集的一組圖,最近重看覺得仍是非常有意思。 怎麼練習看象徵? 最近在看十牛圖覺得非常有意思,十牛圖簡單來說是要表現「禪的修練過程」,但練習看象徵的方式不一定要受這個架構來影響。至於各個圖怎麼解釋,當然有很多家說法,但是個人覺得最直接的方法就是 自己來看圖 ,然後自己練習用「 自由聯想法 」,看看自己有沒有激發些什麼想法。 以下的圖我裁切自 京都大學人文科學研究所藏書的電子版本 。 一、尋牛 忙忙撥草去追尋 水闊山遙路更深 力盡神疲無處覓 但聞楓樹晚蟬吟 二、見跡 水邊林下跡偏多 芳章離披見也麼 縱是深山更深處 遼天鼻孔怎藏他 三、見牛 黃鸝枝上一聲聲 日暖風和岸柳青 只此更無回避處 森森頭角畫難成 四、得牛 竭盡神通獲得渠 心強力壯卒難除 有時才到高原上 又入煙雲深處居 五、牧牛 鞭索時時不離身 恐伊縱步入埃塵 相將牧得純和也 羈鎖無抑自逐人 六、騎牛歸家 騎牛迤邐欲還家 羌笛聲聲送晚霞 一拍一歌無限意 知音何必鼓唇牙 七、忘牛存人 騎牛已得到家山 牛也空兮人也閑 紅日三竿猶作夢 鞭繩空頓草堂間 八、人牛俱忘 鞭索人牛盡屬空 碧天廖廓信難通 紅爐焰上爭熔雪 到此方能合祖宗 九、返本還源 返本還源已費功 爭如直下若盲聾 庵中不見庵前物 水自茫茫花自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