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藏經校注》這本將中藏經分為四部份
第一部份是總論
第二部份是臟腑虛實寒熱生死逆順之法
第三部份是雜病及決生死法
第四部份是藥物療諸疾方
不過我不是要寫文章,只是要寫讀後筆記
但分成這四部份是有點幫助的
總論是1~20篇,而且仔細看看,都其實是非常有深意的鋪陳,篇名後面是該篇大概的內容
1~3:全書總綱
人法於天地第一
陰陽大要調神論第二
生成論第三
=>可以有看見由天地->陰陽->五行的鋪陳感覺
4~5:陰陽嚴重失調的狀況
陽厥論第四
陰厥論第五
=>我覺得這是中藏經會先談論的重點之一,很強調要先候生死逆順之法,所以先擺在前面
6~9:病機大要
陰陽否格論第六
寒熱論第七
虛實大要論第八
上下不寧論第九
=>陰陽->寒熱->虛實->上下臟腑彼此的互動,不覺得安排內容有點巧思嗎?
10~14:由脈(氣血先現)->證(氣血後現)的過渡
脈要論第十
五色脈論第十一 /五色五脈來斷定五絕
脈病內外證決論第十二 /由脈及證,決內外諸候之生死
生死要論第十三 /內氣先盡,平人暴病,由十二變(色、性、聲、氣、體、目、耳、形、膚、大小便、脈、神)來決生死
病有災怪論第十四 /證之變異乃藏氣不相隨從
15~16:治法總論
水法有六論第十五 /腑(陽)陽之盛者,陰必不盈=>陰不足則濟之以水母
火法有五論第十六 /臟(陰)陰之盛者,陽必不足=>陽不足則助之以火精
17~20:病因總論
風中有五生死論第十七 /外邪之為病,其因以風賅之
積聚癥瘕雜蟲論第十八 /五藏六府真氣失而邪氣併,內外相感,真邪相犯,氣血薰摶,交合而成
勞傷論第十九 /勞於神氣,傷於形容
傳尸論第二十
=>這一段,外感、雜病、內傷、會傳染的疫邪都談到了!
總論是1~20,為全書第一部分,大致上該提的都有提到,不覺得是本小而精,簡而美的書嗎^^
5.21.2010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曼陀羅九宮格筆記法
九宮格曼陀羅筆記法 九宮格曼陀羅筆記法 使用說明: 在九個格子中填入你的想法或計劃,中央格子通常放置主題。填寫完成後...
-
1/10 中藏經28 腎臟篇 2/26 北市聯仁愛院區 - 傳統與創新:ChatGPT在中醫領域的融合與實踐 3/14 [[240314-用電路圖來整理內經生理路徑(大醫精誠)]] 3/24 金烈讀書會 - LLM在中醫領域的應用與觀察 3/28 [[240328-傷寒論...
-
詮釋學循環是一則空間比喻,它所表明的是一種共有的理解域。既然交際是一種對話關係,那麼一開始就可假定一個說者和聽者共同擁有的意義共同體。 這似乎又涉及到另一個矛盾:被理解的東西必須是已知的。但這不是一回事嗎?向一個不懂愛的人談說愛,或者向那些拒絕作樂的人談說對歡樂的認識,難道不...
-
有人因灸三里而滿面黑氣。醫皆以為腎氣浮面。危候也。有人云。腎經有濕氣上蒸於心。心火得濕成煙氣。形於面。面屬心。心腎之氣常相通。如坎之外體即離。離之外體即坎。心腎未嘗相離也。耳屬水。其中虛。則有離之象。目屬火。其中滿。則有坎之象。抑可見矣。以去濕藥治之。如五苓散、黃耆、防己之類皆可...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