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經疏證書寫架構方式:
1.本經別錄原文(正名->性味->主治功用->一名->生長環境)
在每一個藥物名字後,都會先列出本草經與別錄的原文,其構成為:正名->性味->主治功用->一名->生長環境
其中粗體字的代表是《神農本草經》,非粗體代表是《名醫別錄》的文字。
(關於本草經的傳變以及與同時代本草的關係,我覺得可以參考尚志鈞老先生的《神農本草經校注》p.306~323;更詳細的可以參考:中國本草藥籍考(尚志鈞),安徽科學技術出版社)
2.本草圖經
再來鄒老會列出《本草圖經》關於該藥物的外觀、生長環境等特性。我覺得這一部份很重要,因為鄒潤安先生後段接著會從藥物的生長特點、環境等等因素來描述藥物的作用與性味的推論。
3.張隱庵、劉潛江、陳修園、盧氏父子、陶隱居等人論述
有時候會引出以上幾家對於該藥的論述,然後鄒先生再加以發揮。
4.以方作用的觀點來理解藥物的作用,並回歸本經本文來理解
這一段是鄒先生論述藥物的方法,就是將該藥放在傷寒金匱方來比較與理解,然後回歸來詮釋原來本經別錄原文中的主治功用。
這個部份的閱讀也往往較費心神與花時間。同時在閱讀時,可以注意其中包含幾個特點:
(1). 中醫生理架構
譬如鄒潤安先生在詮釋澤瀉本經條文中"能行水上",提到了"生水"與"熟水"的定義。若沒有先搞懂他對生水、熟水的中醫生理架構的話,在閱讀上就會有理解上的困難。
(2). 中醫病理架構
在方與方作用之間的比較同時,常常會有中醫病理的論述。譬如論述細辛時,細辛"能去附飲之邪",乾薑"能熯飲,不能去附飲之邪",
若沒有先理解甚麼是"附飲之邪"的狀況,也會有理解上的困難。
(3). 傷寒金匱架構
對於傷寒金匱條文的熟悉度,也會決定對於作者在方與方之間比較時閱讀上的理解。進一步理解該藥物在該方之間的作用目的為何。
5.文氣
最後就是文氣部份,就是鄒潤安先生有時候用正問、反問,有時候文筆用字太艱澀,這時候不懂的字、用語還是建議乖乖查字典吧!
譬如當歸"治陽氣躓於血分","躓"若不懂,就趕緊翻字典比較快~
(我手上有一本還蠻好用的正中形音義大字典:>)
以上是我覺得在閱讀《本經疏證》時應該先有的初步架構,然後在閱讀本文時遇到障礙時,就要先釐清自己是在哪個環節出問題
是名詞定義問題呢?還是對於他所描述的中醫生理、病理架構不清楚呢?可能就要多花心思在該環節下功夫,才不會讀一讀又搞混,然後又慨然放在一旁~
個人小淺見,供參考~
1.本經別錄原文(正名->性味->主治功用->一名->生長環境)
在每一個藥物名字後,都會先列出本草經與別錄的原文,其構成為:正名->性味->主治功用->一名->生長環境
其中粗體字的代表是《神農本草經》,非粗體代表是《名醫別錄》的文字。
(關於本草經的傳變以及與同時代本草的關係,我覺得可以參考尚志鈞老先生的《神農本草經校注》p.306~323;更詳細的可以參考:中國本草藥籍考(尚志鈞),安徽科學技術出版社)
2.本草圖經
再來鄒老會列出《本草圖經》關於該藥物的外觀、生長環境等特性。我覺得這一部份很重要,因為鄒潤安先生後段接著會從藥物的生長特點、環境等等因素來描述藥物的作用與性味的推論。
3.張隱庵、劉潛江、陳修園、盧氏父子、陶隱居等人論述
有時候會引出以上幾家對於該藥的論述,然後鄒先生再加以發揮。
4.以方作用的觀點來理解藥物的作用,並回歸本經本文來理解
這一段是鄒先生論述藥物的方法,就是將該藥放在傷寒金匱方來比較與理解,然後回歸來詮釋原來本經別錄原文中的主治功用。
這個部份的閱讀也往往較費心神與花時間。同時在閱讀時,可以注意其中包含幾個特點:
(1). 中醫生理架構
譬如鄒潤安先生在詮釋澤瀉本經條文中"能行水上",提到了"生水"與"熟水"的定義。若沒有先搞懂他對生水、熟水的中醫生理架構的話,在閱讀上就會有理解上的困難。
(2). 中醫病理架構
在方與方作用之間的比較同時,常常會有中醫病理的論述。譬如論述細辛時,細辛"能去附飲之邪",乾薑"能熯飲,不能去附飲之邪",
若沒有先理解甚麼是"附飲之邪"的狀況,也會有理解上的困難。
(3). 傷寒金匱架構
對於傷寒金匱條文的熟悉度,也會決定對於作者在方與方之間比較時閱讀上的理解。進一步理解該藥物在該方之間的作用目的為何。
5.文氣
最後就是文氣部份,就是鄒潤安先生有時候用正問、反問,有時候文筆用字太艱澀,這時候不懂的字、用語還是建議乖乖查字典吧!
譬如當歸"治陽氣躓於血分","躓"若不懂,就趕緊翻字典比較快~
(我手上有一本還蠻好用的正中形音義大字典:>)
以上是我覺得在閱讀《本經疏證》時應該先有的初步架構,然後在閱讀本文時遇到障礙時,就要先釐清自己是在哪個環節出問題
是名詞定義問題呢?還是對於他所描述的中醫生理、病理架構不清楚呢?可能就要多花心思在該環節下功夫,才不會讀一讀又搞混,然後又慨然放在一旁~
個人小淺見,供參考~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