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中藏經本身的題目可以從自身的典籍中得到題解:
天地、陰陽、五行之道,中含於人。人得者,可以出陰陽之數,奪天地之機,悅五行之要,無終無始,神仙不死矣。
-- 《中藏經‧生成論第三》
含,有蘊藏之意。 《國語‧楚語下》:土氣含收。注: 含,藏也。
這一段細細讀來,簡直為《中藏經》書名默默的點題了,也提到了學習古典理論的理想,了解天地、陰陽、五行之間的運作內容,而從中的徵象暗示察得先機加以運用。
【對"中藏"二字的理解】
目前對"中藏"的體會:
1."內藏重要的東西",在人體是指臟腑;在天地架構裡藏的是人;在陰陽架構裡藏的是火精與水母的互動,在五行架構裡藏的是其所生長化收藏的流轉循環…等等,(漢代官職中藏府即掌管貴重的文物。)
2.對照《靈樞‧外揣篇》,隱隱然提示了診法的起源
3.運用診法時的態度:「藏之心意,合精於心」(素問‧金匱真言論)
4.中藏經也有自己的傳承體系,即便文獻上是後人虛構的文本,但從文字內容裡可以看到,部分條文引自內、難、傷寒、金匱,部份架構似乎可以接往理解千金方的一把鑰匙,用藥記載部分有走方醫的經驗(實戰派趴趴走的那種)。很多篇章都只講了大法則,都強調的是診斷(生死逆順之判別、虛實寒熱之鑑別、形證脈氣之診察) 與 法 (治之各合其宜,安可一揆?在求其本。)
5.我自身閱讀文本的方法:未來若能把現象學、高達美詮釋學、傅柯知識的考掘、榮格象徵理論等研究方法能夠更加熟悉,再加以論述心得。
【字解-中、中藏、經】
從這個涵義有幾種象徵層次:
一、《中藏經‧人法於天地第一》,首段即談到了一個三合架構:「人者,上稟天,下委地,陽以輔之,陰以佐之。天地順則人氣泰,天地逆則人氣否。」人在於天地之間,屬內,亦為中之內涵,而上下通的涵義除了人與整個大自然氣場交流要流暢之外,內在的氣場也要流暢,不然就會有"否"的狀態。參看《素問‧陰陽應象大論》:
清陽上天,濁陰歸地,是故天地之動靜,神明為之綱紀,故能以生長收藏,終而復始,惟賢人上配天以養頭,下象地以養足,中傍人事以養五藏。天氣通於肺,地氣通於嗌,風氣通於肝,雷氣通於心,谷氣通於脾,雨氣通於腎。
二、以人體陰陽結構視之,上下通與內外調和對於健康與病理就有很大的重要性。參看《素問‧生氣通天論》:
歧伯曰:陰者,藏精而起亟也,陽者,衛外而為固也。陰不勝其陽,則脈流薄疾,并乃狂。陽不勝其陰,則五藏氣爭,九竅不通。是以聖人陳陰陽,筋脈和同,骨髓堅固,氣血皆從。如是,則內外調和,邪不能害,耳目聰明,氣立如故。
三、"中"本身的字源再延伸出去就有更多涵義了,包含甲骨文的日晷說(畫出來可以變成一個太極圖),中庸的中...等等(中藏經"中"的隨想)
《藏府真原》作者張效霞先生(p.13)提到:漢代朝廷設有中藏府,各省稱中藏,專管文書貴重之物。這樣的提示暗示著"內藏貴重之品"。以中藏經文本內容而言,究竟藏的是甚麼?然而從通篇架構來看,讓人很容易聯想到臟腑,然而說藏著臟腑,對人體來說也是貴重之物似乎也沒錯。參看《素問‧脈要精微論》一段:
藏者,中之守也,中盛藏滿,氣勝傷恐者,聲如從室中言,是中氣之濕也。言而微,終日乃復言者,此奪氣也。衣被不斂,言語善惡,不避親踈者,此神明之亂也。倉廩不藏者,是門戶不要也。水泉不止者,是膀胱不藏也。得守者生,失守者死。
夫五藏者,身之強也,頭者精明之府,頭傾視深,精神將奪矣。背者胸中之府,背曲肩隨,府將壞矣。腰者腎之府,轉搖不能,腎將憊矣。膝者筋之府,屈伸不能,行則僂附,筋將憊矣。骨者髓之府,不能久立,行則振掉,骨將憊矣。得強則生,失強則死。
《淮南子‧道應訓》有一段也有很意思:
蹠之徒問蹠曰:「盜亦有道乎?」
蹠曰:「奚適其無道也!夫意而中藏者,聖也;入先者,勇也;出後者,義也;分均者,仁也;知可否者,智也。五者不備,而能成大盜者,天下無之。」由此觀之,盜賊之心,必托聖人之道而後可行。故老子曰:「絕聖棄智,民利百倍。」
該文的談到盜賊的道理,第一個就是「意而中藏者,聖也」,也就是盜賊要盜物之前,必先有「意」的階段,然後是「中藏」後的(孕育)動機階段。這裡很難不延伸一個話題,就是類比於醫者的心態,常聽到「醫者,意也」的話題。然而本段在《莊子‧胠篋》多了幾個字:「夫妄意室中之藏,聖也。」擴充解釋了「中藏」為「室中之藏」。也就是說,類比與前段專管文書貴重之物的想法,似乎也可以理解人體為室,讓人引起究竟內藏之物為何。
從這樣的心態,說不定就是暗示了診法的發展來源。我們可以參看《靈樞‧外揣篇》的條文:
歧伯曰:日與月焉,水與鏡焉,鼓與響焉。夫日月之明,不失其影,水鏡之察,不失其形,鼓響之應,不後其聲,動搖則應和,盡得其情。
黃帝曰:窘乎哉!昭昭之明不可蔽,其不可蔽,不失陰陽也。合而察之,切而驗之,見而得之,若清水明鏡之不失其形也。五音不彰,五色不明,五藏波蕩,若是則內外相襲,若鼓之應桴,響之應聲,影之似形。故遠者,司外揣內,近者,司內揣外,是謂陰陽之極,天地之蓋,請藏之靈蘭之室,弗敢使泄也。
本段作為外揣,提示了一種"由外揣內"的概念,本篇或可視作中醫診法的原理之一,外揣的目的是透過"日月"、"水鏡"、"鼓響"彼此應和之關係,來延伸出所謂的"外揣"診法,小子以為診脈,診氣血之先現(傷寒論);聽扣擊診以候臟腑之狀態(諸病有聲,鼓之如鼓,皆屬於熱。-- 至真要大論);望色精微察清濁團聚;按手及足彈踝診;十二分經候脈法;三部九候脈法;人迎寸口診法(日本醫家小椋道益先生復原)...各種多元多體系各自傳承的中醫診法,都可說是外揣篇的延伸。
《素問‧金匱真言論》也提到了一種診法的心態:
故善為脈者,謹察五藏六府,一逆一從,陰陽表裏,雌雄之紀,藏之心意,合心於精,非其人勿教,非其真勿授,是謂得道。
本段也描述了作為診法的收集後,需要有一段孕育的階段: "藏之心意,合心於精"。日本有新的漢字字詞「暗默知」似也描述了類似的狀態。
暗默知:一種日本經營理論,「暗默知」(屬於個人的經驗、知識,尚未轉換成文字、記號等)和「形式知」(變換成文字、記號、圖形等有形的知識),經由以下的SECI4個過程,相互的轉換,形成企業組織所需重要的知識體系。源自日本野中郁次郎在『組織的知識創造理論』提倡的理論,之後受到世界的注目。
S(Socialization)
共通的體驗。限於人之間的交流,經驗共享。「暗默知」-->「暗默知」。
E(Externalization)
表面化。開始利用文字、記號、圖形等表現。「暗默知」-->「形式知」。
C(Combination)
連結化。將形式知整理、結合,做成有體系的資料。「形式知」-->「形式知」。
I(Internalization)
內面化。從讀取和執行資料內容,產生新的體驗。「形式知」-->「暗默知」。
在醫者與醫者之間(老師與學生)的學習與交流,似乎也常會碰到上述過程的轉換,而確認其中轉換的環節與內容,或許能夠更加幫助我們學習上理解遇到的困難與誤差。
-織布機或編織物上的直線,稱為「經」。說文解字:「經,織從絲。」
-人體的脈絡。如:「經脈」、「經絡」。
-常道。
-有特殊價值,被尊為典範的著作。
讀著讀著,就會一邊發現時空環境有異法方宜之選,人的氣質稟賦也有爪苦手毒之異(靈樞官能篇),這"中藏"的理念,想要透過外內相應以候得其中蘊含機理的動機,所孕化出來的各種"經"(脈絡、方法、典範的法式)就有各種無限法門,想到這裡就會覺得製作與傳遞典籍那無限先賢者們的無限慈悲。
子曰:書不盡言。言不盡意。然則聖人之意。其不可見乎。
修訂日:2014/7/19
修訂日:2015/8/28
中藏經本身的題目可以從自身的典籍中得到題解:
天地、陰陽、五行之道,中含於人。人得者,可以出陰陽之數,奪天地之機,悅五行之要,無終無始,神仙不死矣。
-- 《中藏經‧生成論第三》
含,有蘊藏之意。 《國語‧楚語下》:土氣含收。注: 含,藏也。
這一段細細讀來,簡直為《中藏經》書名默默的點題了,也提到了學習古典理論的理想,了解天地、陰陽、五行之間的運作內容,而從中的徵象暗示察得先機加以運用。
【對"中藏"二字的理解】
目前對"中藏"的體會:
1."內藏重要的東西",在人體是指臟腑;在天地架構裡藏的是人;在陰陽架構裡藏的是火精與水母的互動,在五行架構裡藏的是其所生長化收藏的流轉循環…等等,(漢代官職中藏府即掌管貴重的文物。)
2.對照《靈樞‧外揣篇》,隱隱然提示了診法的起源
3.運用診法時的態度:「藏之心意,合精於心」(素問‧金匱真言論)
4.中藏經也有自己的傳承體系,即便文獻上是後人虛構的文本,但從文字內容裡可以看到,部分條文引自內、難、傷寒、金匱,部份架構似乎可以接往理解千金方的一把鑰匙,用藥記載部分有走方醫的經驗(實戰派趴趴走的那種)。很多篇章都只講了大法則,都強調的是診斷(生死逆順之判別、虛實寒熱之鑑別、形證脈氣之診察) 與 法 (治之各合其宜,安可一揆?在求其本。)
5.我自身閱讀文本的方法:未來若能把現象學、高達美詮釋學、傅柯知識的考掘、榮格象徵理論等研究方法能夠更加熟悉,再加以論述心得。
【字解-中、中藏、經】
1.中
《說文》:「中,內也。从口。丨,上下通。」從這個涵義有幾種象徵層次:
一、《中藏經‧人法於天地第一》,首段即談到了一個三合架構:「人者,上稟天,下委地,陽以輔之,陰以佐之。天地順則人氣泰,天地逆則人氣否。」人在於天地之間,屬內,亦為中之內涵,而上下通的涵義除了人與整個大自然氣場交流要流暢之外,內在的氣場也要流暢,不然就會有"否"的狀態。參看《素問‧陰陽應象大論》:
清陽上天,濁陰歸地,是故天地之動靜,神明為之綱紀,故能以生長收藏,終而復始,惟賢人上配天以養頭,下象地以養足,中傍人事以養五藏。天氣通於肺,地氣通於嗌,風氣通於肝,雷氣通於心,谷氣通於脾,雨氣通於腎。
二、以人體陰陽結構視之,上下通與內外調和對於健康與病理就有很大的重要性。參看《素問‧生氣通天論》:
歧伯曰:陰者,藏精而起亟也,陽者,衛外而為固也。陰不勝其陽,則脈流薄疾,并乃狂。陽不勝其陰,則五藏氣爭,九竅不通。是以聖人陳陰陽,筋脈和同,骨髓堅固,氣血皆從。如是,則內外調和,邪不能害,耳目聰明,氣立如故。
三、"中"本身的字源再延伸出去就有更多涵義了,包含甲骨文的日晷說(畫出來可以變成一個太極圖),中庸的中...等等(中藏經"中"的隨想)
2.中藏
甚麼是「中藏」呢?《藏府真原》作者張效霞先生(p.13)提到:漢代朝廷設有中藏府,各省稱中藏,專管文書貴重之物。這樣的提示暗示著"內藏貴重之品"。以中藏經文本內容而言,究竟藏的是甚麼?然而從通篇架構來看,讓人很容易聯想到臟腑,然而說藏著臟腑,對人體來說也是貴重之物似乎也沒錯。參看《素問‧脈要精微論》一段:
藏者,中之守也,中盛藏滿,氣勝傷恐者,聲如從室中言,是中氣之濕也。言而微,終日乃復言者,此奪氣也。衣被不斂,言語善惡,不避親踈者,此神明之亂也。倉廩不藏者,是門戶不要也。水泉不止者,是膀胱不藏也。得守者生,失守者死。
夫五藏者,身之強也,頭者精明之府,頭傾視深,精神將奪矣。背者胸中之府,背曲肩隨,府將壞矣。腰者腎之府,轉搖不能,腎將憊矣。膝者筋之府,屈伸不能,行則僂附,筋將憊矣。骨者髓之府,不能久立,行則振掉,骨將憊矣。得強則生,失強則死。
《淮南子‧道應訓》有一段也有很意思:
蹠之徒問蹠曰:「盜亦有道乎?」
蹠曰:「奚適其無道也!夫意而中藏者,聖也;入先者,勇也;出後者,義也;分均者,仁也;知可否者,智也。五者不備,而能成大盜者,天下無之。」由此觀之,盜賊之心,必托聖人之道而後可行。故老子曰:「絕聖棄智,民利百倍。」
該文的談到盜賊的道理,第一個就是「意而中藏者,聖也」,也就是盜賊要盜物之前,必先有「意」的階段,然後是「中藏」後的(孕育)動機階段。這裡很難不延伸一個話題,就是類比於醫者的心態,常聽到「醫者,意也」的話題。然而本段在《莊子‧胠篋》多了幾個字:「夫妄意室中之藏,聖也。」擴充解釋了「中藏」為「室中之藏」。也就是說,類比與前段專管文書貴重之物的想法,似乎也可以理解人體為室,讓人引起究竟內藏之物為何。
從這樣的心態,說不定就是暗示了診法的發展來源。我們可以參看《靈樞‧外揣篇》的條文:
歧伯曰:日與月焉,水與鏡焉,鼓與響焉。夫日月之明,不失其影,水鏡之察,不失其形,鼓響之應,不後其聲,動搖則應和,盡得其情。
黃帝曰:窘乎哉!昭昭之明不可蔽,其不可蔽,不失陰陽也。合而察之,切而驗之,見而得之,若清水明鏡之不失其形也。五音不彰,五色不明,五藏波蕩,若是則內外相襲,若鼓之應桴,響之應聲,影之似形。故遠者,司外揣內,近者,司內揣外,是謂陰陽之極,天地之蓋,請藏之靈蘭之室,弗敢使泄也。
本段作為外揣,提示了一種"由外揣內"的概念,本篇或可視作中醫診法的原理之一,外揣的目的是透過"日月"、"水鏡"、"鼓響"彼此應和之關係,來延伸出所謂的"外揣"診法,小子以為診脈,診氣血之先現(傷寒論);聽扣擊診以候臟腑之狀態(諸病有聲,鼓之如鼓,皆屬於熱。-- 至真要大論);望色精微察清濁團聚;按手及足彈踝診;十二分經候脈法;三部九候脈法;人迎寸口診法(日本醫家小椋道益先生復原)...各種多元多體系各自傳承的中醫診法,都可說是外揣篇的延伸。
《素問‧金匱真言論》也提到了一種診法的心態:
故善為脈者,謹察五藏六府,一逆一從,陰陽表裏,雌雄之紀,藏之心意,合心於精,非其人勿教,非其真勿授,是謂得道。
本段也描述了作為診法的收集後,需要有一段孕育的階段: "藏之心意,合心於精"。日本有新的漢字字詞「暗默知」似也描述了類似的狀態。
暗默知:一種日本經營理論,「暗默知」(屬於個人的經驗、知識,尚未轉換成文字、記號等)和「形式知」(變換成文字、記號、圖形等有形的知識),經由以下的SECI4個過程,相互的轉換,形成企業組織所需重要的知識體系。源自日本野中郁次郎在『組織的知識創造理論』提倡的理論,之後受到世界的注目。
S(Socialization)
共通的體驗。限於人之間的交流,經驗共享。「暗默知」-->「暗默知」。
E(Externalization)
表面化。開始利用文字、記號、圖形等表現。「暗默知」-->「形式知」。
C(Combination)
連結化。將形式知整理、結合,做成有體系的資料。「形式知」-->「形式知」。
I(Internalization)
內面化。從讀取和執行資料內容,產生新的體驗。「形式知」-->「暗默知」。
在醫者與醫者之間(老師與學生)的學習與交流,似乎也常會碰到上述過程的轉換,而確認其中轉換的環節與內容,或許能夠更加幫助我們學習上理解遇到的困難與誤差。
3. 經
最後我想用不嚴謹的想像作結尾。中藏經,「經」有很多意思:(教育部異體字字典)-織布機或編織物上的直線,稱為「經」。說文解字:「經,織從絲。」
-人體的脈絡。如:「經脈」、「經絡」。
-常道。
-有特殊價值,被尊為典範的著作。
讀著讀著,就會一邊發現時空環境有異法方宜之選,人的氣質稟賦也有爪苦手毒之異(靈樞官能篇),這"中藏"的理念,想要透過外內相應以候得其中蘊含機理的動機,所孕化出來的各種"經"(脈絡、方法、典範的法式)就有各種無限法門,想到這裡就會覺得製作與傳遞典籍那無限先賢者們的無限慈悲。
子曰:書不盡言。言不盡意。然則聖人之意。其不可見乎。
修訂日:2014/7/19
修訂日:2015/8/28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