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植物的啟示。


雖然我腦中只存有極少數植物的資料庫(有關植物的辨認請請教植物魔人Jay),但植物給了我不少啟示,如果知道我又喜歡以象徵去看事情的話,其實從植物身上我們可以瞭解到不少故事。拿最近我正培養中的薄荷種子來說吧:其實一直有想要種點花花草草的小盆栽,但我養植物的能力很低,剛好前幾個禮拜拿到生活工廠的小薄荷種子。它是一個綠色盒子裝起來的,有三樣東西:就是如圖片上的陶罐(叫作陶罐嗎:D)、一包土、一包很像一堆跳蚤的薄荷種子。

於是剛開始我便按照說明書上的指示,先將八分土填入罐子中,然後再均勻的灑入薄荷種子,然後再將剩下的土覆蓋上去,於是培養新生命的步驟就完成了。非常適合我這種懶人兼傻瓜式的種植法。接下來一個禮拜,每天我都會看著盆栽裡頭一堆廢土(因為沒東西..),想著到底是不是水分不夠呀,或者是不是土壤太濕讓種子都爛掉了。這時候只能等著,然後澆水而已。

這裡有我的第一個想法:當我們為事情的發生可不可能而焦慮的時候,不妨檢視一下,是不是單純只為「事情的發生」而焦慮呢?拿植物的例子來說,它能不能發芽,並不是我們能夠決定的,我們可以藉由去瞭解它生長適合的溫度、濕度等等方式,來將造成發芽的機率提高。但是,究竟種子能不能夠發芽(事情能不能夠如我們所預期發生),並不是我們決定的。所以單純只為「事情的會不會發生」而焦慮,很有可能就是我們的控制欲、念頭在作怪。該焦慮與執著的,應該是:當下我們能夠做多少。如果因為沒有耐心,或者因為思慮過度而忘記澆水,忘記自己能夠做的事情,事情不就是真的更不可能發生了嗎?說的更明白一點,我們要先承認自己無法控制事情會不會發生的情況,然後換個角度,在其中我們能夠努力部分,有耐心地默默做該做的事情。種子才不會因為你焦慮而為你發芽呢!

後來某天的早晨,一團泥土中竟冒出嬌嫩的綠芽。我心底自然是很高興的。接下來的舉動,我依然天天起來都會望著越來越多的新生枝芽而感到新奇。我一邊澆水,一邊喃喃自語:「這就是中醫所說的太陰濕土...春天升發之氣..屬肝..」(別管我:D)有一段時期我覺得它似乎軟趴趴的太過嬌弱,放在戶外曬太陽太久好像會燒焦似的,所以常常放它在室內曬陽光。但就是沒有我想像中的有生命力。後來有一週因為要回桃園,所以有兩天無法照顧它,臨走前我澆了一堆水(一邊怕它會淹死,又怕會不夠)。三天回來後,發現它反而長的比之前每天細細照顧更加茂盛了。

這裡有我的第二個想法:我們看別人都會有一種占卜的態度,都會說:阿,如果是他一定沒問題的等等之類的,但是想到自己就會稍微猶豫,覺得一切都是未知,而且還常常帶有負面的態度(如同我擔心植物會被淹死的想法)。「牧羊少年奇幻之旅」裡頭有一句話,大意就是:每個人都知道別人的命運,就是不知道自己的。換個說法來講,你怎麼能夠肯定他人沒有問題,自己就有一堆問題?或者是他人會成功,自己會失敗?(倒過來也行:你怎麼知道他人有問題,自己就沒有問題;他人會失敗,自己就會成功呢?)所以有時候我雖然帶著51%的負面角度來看事情,但我不會忘記有49%的正面思想存在。這樣的想法其實可以延伸出另一種思維:沒有100%時刻的快樂(euphoria),人如果隨時都處於快樂狀態,他根本無從比較什麼是快樂,就如同你會覺得在黑夜中綻放的煙火比較清楚一樣,如果在大白天,你不太能比較煙火好不好看。

再說下去就要岔題了。總之我對我的小薄荷開始有信心之後,它就被我丟在窗戶外的小陽台接受風吹日曬:D 目前它似乎很開心不用老是待在房間吹冷氣,而恣意的成長著。

這裡有我的第三個想法,其實也是以前跟朋友提過的「雜草理論」:舉我現在的小薄荷來說,它生出來就是小薄荷,而且也長的很開心。那麼我們就不該期待它會長成一棵大樹,或者會開出一朵美麗的花之類的。我為什麼會有這樣的想法呢?這要根源於我被「存在主義」荼毒的思維:每個人都是獨立的個體。人跟人之間很容易比較,但是比較常常是無助益的,因為人與人之間本來就是不一樣。每個人必然有自己比較擅長的部分,所以就無須去哀怨自己為什麼某方面不擅長。這個角度換句話來說,自己的確有某部分比較有興趣的吧。我覺得就朝那樣的自己發展就好,你是薄荷,就要以薄荷的方式成長,不要老是哀怨自己怎麼不像松樹一樣雄偉。雖然我有時候碰到優秀人種(活的很出色很認真的人),的確會讓我感嘆(也是半開玩笑)有這麼優秀的人,那我這種愚笨的人種存在是為了什麼呢?可我換個念頭想,所以我也要認真的生活才行,而且要以我自己的方式

留言

匿名表示…
"當下我們能夠做多少。...要先承認自己無法控制事情會不會發生的情況,然後換個角度,在其中我們能夠努力部分,有耐心地默默做該做的事情。"
小李沒錯...這也是我一直努力的目標,雖然有時還是會去擔心注意,但希望能夠盡量一直做好自己份內的事,其他的事情發展,套一句老哥常說的話:就交給上帝安排吧!
匿名表示…
聽說,有人做過實驗...每天對植物說讚美的話,那麼,該植物就會長的欣欣向榮,反之,若每天罵他,似乎植物也會感受到這種不好的"氣",然後植物就會生病(至少會長的不好)!...我聽到的版本對象是種花,不曉得這個理論用在薄荷草有沒有用?

至於有關生命的問題,電影侏儸紀公園也曾說過類似的道理:[生命會自己找到出口]

最後,有關太陰濕土的自言自語,以後可以收錄在"名老中醫語錄"
~ET~
匿名表示…
剛剛仔細看了一下
你的薄荷草,因為少吹了冷氣,所以舌苔並不厚膩!應該沒有痰飲的問題!!
Frank Lee寫道…
to peter:相信你可以的啦!另外我最近比較早睡..都沒接到你電話..^^

to ET:我在「生命的答案,水知道」裡頭有看到作者講的實驗,不過他的對象是水,講好話的水結晶就很漂亮,講壞話的水無法形成完整結晶。所以我想這理論大概是共通的吧:)

to 匿名老中醫:感謝為我的薄荷望診!哪天幫它把脈一下如何?! :D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2024中醫演講相關預排

1/10 中藏經28 腎臟篇  2/26 北市聯仁愛院區 - 傳統與創新:ChatGPT在中醫領域的融合與實踐  3/14 [[240314-用電路圖來整理內經生理路徑(大醫精誠)]]  3/24 金烈讀書會 - LLM在中醫領域的應用與觀察  3/28 [[240328-傷寒論淺注的生理架構]]  4/22 傷寒論淺注的病理架構  5/02 中醫急重症-臨床難病思路與傷寒論的結  5/09 中醫急重症-認識內經中的難病《靈樞水脹篇》 台南市立醫院中醫部帶狀課程視訊演講 - 1.讀法篇(6/13,6/27) 180’ 台南市立醫院中醫部帶狀課程視訊演講- 2.六氣合化篇(7/11,7/25) 180’ 台南市立醫院中醫部帶狀課程視訊演講- 3.桂枝湯系(8/8,8/22) 180’ 台南市立醫院中醫部帶狀課程視訊演講- 4.大黃甘草湯系(9/12,9/26) 180’ 台南市立醫院中醫部帶狀課程視訊演講- 5.梔子豉湯系(10/17,10/31) 180’ 以後相關的演講備份,都會放在Padlet作為索引備份,也提供大家參考: https://padlet.com/lcylikedust/frank-lee-vauw6ire0tjjhdvi 240414.Frank Lee.

參訪摘星山莊札記(1)

2016年7/16日,與好友Seer,Yilin,Keed 三人一同來到 摘星山莊 參訪。之所以會注意到這邊的原因是因為,自上次5/29日霧峰林家宮保第導覽有提到摘星山莊已修復,重新開放。所以一直惦記著這個線索,今天終於得償所願。 一進摘星山莊時,可以看到有整體的平面圖介紹,沒有特別預約 文化局的導覽 ,但今天剛好有3-4位熱情的解說老師陪同,增添了瞭解古蹟的樂趣。所以若要去參訪,建議預約導覽會讓行程更增添知性的樂趣。 導覽老師首先提到了摘星山莊為台灣十大名居之首,台灣十大名居,台北有3處、台中有4處、彰化有2處,屏東有1處。(聽到這個耳朵都豎起來了,因為可以當作下次出遊參訪的地點,不過回來查閱似乎十大名宅也有不同的清單) 網路上查詢到的如下: 林安泰古厝 深黃坑永安居宅 板橋林家花園 大溪月眉李騰芳古宅 新竹縣北埔鄉金廣福公館 神岡筱雲山莊 潭子摘星山莊 (今天的重頭戲) 彰化永靖陳宅 -餘三館 彰化益源大厝 佳冬蕭宅古厝 不過根據導覽老師的說法,台中有四處:除了清單中的 筱雲山莊 與 摘星山莊 之外,還有 霧峰林家宮保第 與社頭一處(不過社頭沒聽懂,不確定是不是指 社頭劉家月眉池 )。 摘星山莊林氏渡台祖為十三世林朴直,清代太平天國之亂時,朴直公之孫林其中受林文察徵招充任鄉勇,驍勇善戰,屢建奇功..返台後,購置土地,於清同治10年(1871)開始興建摘星山莊,至光緒5年(1879)完工。 引自《 台灣古建築圖解事典 》p.266 圖片引自《 台灣古建築圖解事典 》p.61 首先介紹是最前端的半月池,可調節溫度,冬暖夏涼,又為風水池,而古代只有黃帝享有圓形池的殊榮。摘星山莊更特別的是後方的化胎,形成建築群半月池較低,後方化胎較高的地勢,是客家建築才有的典故與特色。 半月池:可追溯先秦時,天子辟雍為圓形水池,諸侯用半圓形水池,後引伸至讀書之所為泮宮,前用泮池之說,後代孔廟前亦常設泮池,形如半月。中國南方民居前常鑿池通水,農村住宅用為魚池,在古代有理氣風水的觀念在其中,以水壓離卦之火氣,具有消暑、防禦、防火的實用功能。 引自《 台灣古建築圖解事典 》p.63 再來導覽老師帶我們來到了東南方的門樓。 門樓:民居前院圍牆所建的入門口,有時為了風水而不直接正對門廳,亦

開業三年心得。

To be or not to be, that is the question. 前言 開業三年心得文。自己先翻了一下去年 開業二年心得文 之後,然後對比一下今年的想法。然後我又想到在還沒開診所以前,曾在一本書翻到對於開店的想法,那也是在開診所前的被啟發想法的初衷之一: 要經營一間 「傳遞想法的店」 , 只考慮自己的人是絕對做不來的 。得將 較大比重的關心放在社會或地方上 。然而,如果只一味為社會、為地方著想,而 完全失去「為自己做」的意念,終究還是無法長久 。經營者必須要有「 享受開店的樂趣 」這樣的心情。 能將自己想做的事情與對社會現況或未來的構想,以及所經營的地方,那一帶的人懷抱的情感,全部連結在一起才是最理想的狀態。 -- 《 開店術:開間傳遞想法的二手書店 》長岡賢明 P.078 其實大致上我第三年跟二年心得文的想法還是類似的, 開業或不開業,或許是個假議題。真正的議題是你想要調整生活中的甚麼? 或許當思考完你想要調整的事物, 現在的就業狀態當下或許就可以直接調整了 。譬如,覺得自己缺乏運動,其實自己現在就可以調整生活習慣,不用綁到開業以後會有更多時間自己運用之類的空想未來。 而今年因為多了人生設計的學習,人生設計會讓我們從四個觀點去評估人生,也可以輔助我們來檢視生活中的要素,這分別是: 健康、個人、專業、關係 。以下從這四層面對比開業前後的差別。 健康 剛出來上診第一年,因為壓力大,上診的時數又多,所以前半年到一年就算是都吃宵夜(而且還吃711的),都胖不起來。可那一整年可說是身體很差。等到診務等各方面穩定之後,二三年就開始身材走樣了。 開業後是不是能夠更主動調整自己的作息,增進自己的健康呢?其實還是要靠自己的實際執行與規畫,不然開業後仍然會犯懶,然後出遊拍照片都一樣是大大的 飯糰 臉。 所以身體健康,生活作息現在就可以開始進行,不用跟開業綑綁。 個人 人生設計將「個人」拆成一個要素,我覺得是蠻必要的。其實開業後,需要面對很多的心理壓力,不管是診務營運方面,或者個人專業能力方面。在診間坐枯禪,會讓醫師感覺自己好像無用武之地。以前上班的時候,會多少紀錄一下自己看的人數(但其實大多數上完班回家只想倒頭就睡覺,很累),但現在不太記這個來提醒自己了。現在都記: 今天有哪些病例讓我印象深刻,遇到瓶頸?或者哪些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