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我要先引用另外一本書「哲學的慰藉」的文案:
我的第一本哲學書,其實是「蘇菲的世界」。我個人認為是本很好的哲學入門書,不過得耐心看完上半冊,到下半冊才會越來越精彩;當然我並不是喜歡某些嚴肅的命題,大多讓我感興趣的主題我才會停久一些,或者比較記得一些。(抱歉喜歡看哲學書並不代表我是個邏輯性強的人,我常常把東西都糊在一起..)
或許我生性悲觀,我很早質疑很多必然的事情。拿讀書這件事情,以前高中常常很好奇,班上成績好的人到底讀書動力來自於哪裡。我還問了班上某個成績優秀的同學,他回答:「為了將來的老婆妻兒。」呃..對我來說,未免太虛幻了點。後來到大學的時候,我只有對自己感興趣的科目會多用心一些,對我來說,我的動力就是讓我感興趣的東西(除了憂鬱的時候會什麼都不感興趣的時刻除外)而我也願意多花點時間與心力在其中。
我看到傅教授這本對於自我的潛能闡述,覺得講的很好:
哲學家的論證若無法有效治療人類的苦難,這樣的論證是沒有價值的。若是無法解除身體上的疾病,醫學可謂毫無助益;同樣地,若是無法去除心靈的苦難,哲學亦是毫無用處。─伊比鳩魯在前陣子聽過傅教授來中國醫藥大學演講之後,手上的書單便多了這本書。這幾天睡前都會翻一翻,覺得寫的很清楚,當然能夠直接聽演講應該更棒啦(可惜演講CD竟要三千大洋@@),所幸書本向來是我吸收資訊的媒介之一,所以讀來也挺津津有味的。
我的第一本哲學書,其實是「蘇菲的世界」。我個人認為是本很好的哲學入門書,不過得耐心看完上半冊,到下半冊才會越來越精彩;當然我並不是喜歡某些嚴肅的命題,大多讓我感興趣的主題我才會停久一些,或者比較記得一些。(抱歉喜歡看哲學書並不代表我是個邏輯性強的人,我常常把東西都糊在一起..)
或許我生性悲觀,我很早質疑很多必然的事情。拿讀書這件事情,以前高中常常很好奇,班上成績好的人到底讀書動力來自於哪裡。我還問了班上某個成績優秀的同學,他回答:「為了將來的老婆妻兒。」呃..對我來說,未免太虛幻了點。後來到大學的時候,我只有對自己感興趣的科目會多用心一些,對我來說,我的動力就是讓我感興趣的東西(除了憂鬱的時候會什麼都不感興趣的時刻除外)而我也願意多花點時間與心力在其中。
我看到傅教授這本對於自我的潛能闡述,覺得講的很好:
自我的潛能有三:知、情、意。...知就是求知,人的求知過程非常辛苦,所以我們要肯定所謂的「三受主義」:忍受、接受、享受。先寫到這裡囉,希望大家每天都能夠有新的觸發,與大家共勉。
唸書時必須放棄許多娛樂,這就是忍受。其次,透過文字的理解,獲得觀念之後,你才會願意接受書本裡的道理。人活在世界上只能看到事實,而事實不一定有道理。書本能夠提供道理來解釋事實,所以一個人越能瞭解書本上的道理,就越能接受生活中遭遇的一切。一旦能夠接受,心態也會跟著調整。....想開發出「知」的潛能,秘訣在於每天學習新事物,並持之以恆。人生的道理其實很簡單,能立定志向,生命就能轉變;能持之以恆,生命就會脫胎換骨...
留言
小日本留~~
我看完蘇非的世界之後,有看該作者的瑪雅(沒看完)、紙牌的秘密..
其他還有哲學家的咖啡館(沒看完)..
但有些尼采的分享:
尼采的分享:
1.出於愛所做的事情,總是發生在善惡的彼岸。
2.人是應該被超越的,你是否曾努力去超越人類本身?
3.人是一條不潔的河。我們必須成為大海,才能包容一條不潔的河而不致被污染。
4.人是一根繫在動物和超人之間的繩子。也就是深淵上方的繩索。走過去危險,停在中途也危險,顫抖也危險,停住也危險。
5.自從厭倦於追尋,我已學會一覓即中;自從一股逆風襲來,我已能抗禦八面來風,駕舟而行。
還有一句話我覺得不錯,也是尼采講的(沒記錯的話):
「那些殺不死我的,使我更堅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