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小讀金匱《臟腑經絡先後病脈證》。

《臟腑經絡先後病脈證》
這篇文章的想法是利用金匱第一篇的"題目"各字衍伸涵義,將原來的篇章段落重新歸類,看看會不會好讀一點。
(讀後感: 本篇或有混合仲景、叔和及其他醫家論述,運氣醫學與陰陽五行說有待加以確認。)

1【臟腑】 /【經絡】
關注的是由表層到深層的層次(腑-->臟,絡-->經),身體哪個部位出了問題
**這裡借一下其他文本的概念
《素問‧陰陽應象》
故邪風之至,疾如風雨,故善治者治皮毛,其次治肌膚,其次治經脈,其次治六府,其次治五藏。治五藏者,半死半生也。
(皮毛->肌膚->經脈->六府->五藏)

《素問‧皮部論》
邪客於腠理開,開則邪入客於絡脈,絡脈滿則注於經脈,經脈滿則入舍於府藏也。
(皮->腠理->絡脈->經脈->府藏)

《金匱‧元鄧珍本》
客氣邪風.中人多死.千般疢難.不越三條.一者.經絡受邪,入臟腑.爲内所因也
(經絡->臟腑)

《傷寒論‧明趙開美本》平脈法第二
設有不應.知變所縁.三部不同.病各異端.大過可怪.不及亦然.邪不空見.終必有奸.審察表裏三焦別焉.知其所.消息診看.料度府藏.獨見若神
(審察表裏、三焦、知病邪之所舍,經由各種臨床訊息綜合診斷,料度府藏的病位,此段也有強調病位的深淺之意。)

2.先後
關注的是選擇治療方法的時間順序以及判定時機

[1-1] (這個編號是以《金匱‧元鄧珍本》的段落順序)

問曰.上工治未病.何也.

師曰.夫治未病者.見肝之病.知肝傳脾.當先實脾.四季脾王不受邪.即勿補之.中工不曉相傳.見肝之病.不解實脾.惟治肝也.夫肝之病.補用酸.助用焦苦.益用甘味之藥調之.酸入肝.焦苦入心.甘入脾.脾能傷腎.腎氣微弱.則水不行.水不行.則心火氣盛.則傷肺.肺被傷.則金氣不行.金氣不行.則肝氣盛.則肝自愈.此治肝補脾之要妙也.
肝虚則用此法.實則不在用之.經曰.虚虚實實.補不足損有餘.是其義也.餘藏準此.

[1-8] 
問曰.有未至而至.有至而不至.有至而不去.有至而太過.何謂也.
師曰.冬至之後.甲子夜半少陽起.少陽之時※.陽始生.天得温和.以未得甲子.天因温和.此爲未至而至也.以得甲子.
而天未温和.此爲至而不至也※.以得甲子而天大寒不解.此爲至而不去也.以得甲子.而天温如盛夏五六月時.此爲至而太過也.

[1-14]
問曰.病有急當救裏救表者.何謂也.
師曰.病醫下之.續得下利.清穀不止身體疼痛者.急當救裏.後身體疼痛.清便自調者.急當救表也.

[1-15]
夫病痼疾.加以卒病.當先治其卒病.後乃治其痼疾也.

[1-17]
夫諸病在藏.欲攻之.當隨其所得而攻之.如渇者.與猪苓湯.餘皆倣此.

3.【病】
關注的是漢代、金匱文本的"疾病"(定義)認識觀,除了本篇條文,金匱文本的內容病名都該深讀其定義,如:剛痙、柔痙、濕痹、暍、百合病、狐惑病、陰陽毒、瘧病、瘧母、瘅瘧、溫瘧、牡瘧...等等。
[1-2]
夫人禀五常.因風氣而生長.風氣雖能生萬物.亦能害萬物.
如水能浮舟.亦能覆舟.若五臟元眞通暢.人即安和.客氣邪風.中人多死.千般疢難.不越三條.一者.經絡受邪入臟腑.爲内所因也.二者.四肢九竅.血脉相傳.壅塞不通.爲外皮膚所中也.三者.房室金刃蟲獸所傷.以此詳之.病由都盡.若人能養愼.不令邪風干忤經絡.適中經絡.未流傳腑臟.即醫治之.
四肢才覺重滯.即導引吐納.鍼灸膏摩.勿令九竅閉塞.更能無犯王法.禽獸災傷.房室勿令竭乏.服食節其冷熱.苦酸辛甘.不遺形體有衰※.病則無由入其腠理.腠者.是三焦通會元眞之處.爲血氣所注.理者.是皮膚臟腑之文理也.

[1-10]
問曰.經云.厥陽獨行.何謂也.
師曰.此爲有陽無陰.故稱厥陽

[1-16]
師曰.五藏病各有得者愈.五藏病各有所惡.各隨其所不喜者爲病.病者素不應食.而反暴思之.必發熱也.

[1-13]
問曰.陽病十八.何謂也.師曰.頭痛.項.腰.脊.臂.脚掣痛.
陰病十八.何謂也.師曰.欬上氣喘噦.咽.腸鳴.脹滿心痛拘急.五臟病各有十八.合爲九十病.人又有六微.微有十八病.合爲一百八病.五勞七傷六極.婦人三十六病.不在其中.清邪居上.濁邪居下.大邪中表.小邪中裏.薬飪之邪.從口入者.宿食也.五邪中人.各有法度.風中於前.寒中於暮.濕傷於下.霧傷於上.風令脉浮.寒令脉急.霧傷皮腠.濕流關節.食傷脾胃.極寒傷經.極熱傷絡.

4.【脈】
漢代,金匱文本的脈法表述,與傷寒論文本的脈法
(或許需要與上下相近時代脈學文本的表述比較與區別 ex.內經時代、脈經時代)

[1-9]
師曰.病人脉浮者在前.其病在表.浮者在後.其病在裏.腰痛背強.不能行.必短氣而極也.

5.【證】
作為診斷訊息證據的"證"=>四診(望、聞、問、切 )
(漢語大字典:憑據,證據。《大戴禮記‧文王官人》:“平心去私,慎用六證。”)

[1-3]
問曰.病人有氣色見於面部.願聞其説.
師曰.鼻頭色青.腹中痛.
苦冷者死.鼻頭色微黒者.有水氣.色黄者.胸上有寒.色白者.亡血也.設微赤非時者死.其目正圓者痓.不治.
又色青爲痛.色黒爲勞.色赤爲風.色黄者便難.色鮮明者有留飮.

[1-4] 
師曰.病人語聲寂然.喜驚呼者.骨節間病.語聲喑喑然不徹者.心膈間病.語聲啾啾然細而長者.頭中病.
[1-5]
師曰.息搖肩者.心中堅.息引胸中上氣者欬.息張口短氣者.肺痿唾沫.

[1-6] 
師曰.吸而微數.其病在中焦.實也.當下之.即愈.虚者不治.在上焦者.其吸促.在下焦者.其吸遠.此皆難治.呼吸動搖振振者.不治.

[1-7] 
師曰.寸口脉動者.因其王時而動.假令肝王色青.四時各隨其色.肝色青而反色白.非其時色脉.皆當病.

6.【臟腑經絡先後病脈證】
關注病位的深淺(經絡、臟腑),判斷選用治療方法的時間順序與時機(先後),病、脈、證三者綜合研判的具體應用舉例

[1-11]
問曰.寸脉沈大而滑.沈則爲實.滑則爲氣.實氣相搏.血氣入臟即死.入腑即愈.此爲卒厥.何謂也.
師曰.脣口青.身冷.爲入臟即死.如身和汗自出.爲入腑則愈.

[1-12] 
問曰.脉脱入臟即死.入腑即愈.何謂也.
師曰.非爲一病.百病皆然.譬如浸淫瘡.從口起流向四肢者.可治.從四肢流來入口者.不可治.病在外者可治.入裏者即死.

[1-13]
問曰.陽病十八.何謂也.師曰.頭痛.項.腰.脊.臂.脚掣痛.
陰病十八.何謂也.師曰.欬上氣喘噦.咽.腸鳴.脹滿心痛拘急.五臟病各有十八.合爲九十病.人又有六微.微有十八病.合爲一百八病.五勞七傷六極.婦人三十六病.不在其中.清邪居上.濁邪居下.大邪中表.小邪中裏.薬飪之邪.從口入者.宿食也.五邪中人.各有法度.風中於前.寒中於暮.濕傷於下.霧傷於上.風令脉浮.寒令脉急.霧傷皮腠.濕流關節.食傷脾胃.極寒傷經.極熱傷絡.

以上從本篇標題分類剛好可以囊括金匱第一篇全文 :D

以下是元鄧珍本條文原來順序


◆臟腑經絡先後病脉證第一.
 [1-1]
問曰.上工治未病.何也.
師曰.夫治未病者.見肝之病.知肝傳脾.當先實脾.四季脾王不受邪.即勿補之.中工不曉相傳.見肝之病.不解實脾.惟治肝也.夫肝之病.補用酸.助用焦苦.益用甘味之藥調之.酸入肝.焦苦入心.甘入脾.脾能傷腎.腎氣微弱.則水不行.水不行.則心火氣盛.則傷肺.肺被傷.則金氣不行.金氣不行.則肝氣盛.則肝自愈.此治肝補脾之要妙也.
肝虚則用此法.實則不在用之.經曰.虚虚實實.補不足損有餘.是其義也.餘藏準此.
 [1-2]
夫人禀五常.因風氣而生長.風氣雖能生萬物.亦能害萬物.
如水能浮舟.亦能覆舟.若五臟元眞通暢.人即安和.客氣邪風.中人多死.千般疢難.不越三條.一者.經絡受邪入臟腑.爲内所因也.二者.四肢九竅.血脉相傳.壅塞不通.爲外皮膚所中也.三者.房室金刃蟲獸所傷.以此詳之.病由都盡.若人能養愼.不令邪風干忤經絡.適中經絡.未流傳腑臟.即醫治之.
四肢才覺重滯.即導引吐納.鍼灸膏摩.勿令九竅閉塞.更能無犯王法.禽獸災傷.房室勿令竭乏.服食節其冷熱.苦酸辛甘.不遺形體有衰※.病則無由入其腠理.腠者.是三焦通會元眞之處.爲血氣所注.理者.是皮膚臟腑之文理也.
 [1-3]
問曰.病人有氣色見於面部.願聞其説.
師曰.鼻頭色青.腹中痛.
苦冷者死.鼻頭色微黒者.有水氣.色黄者.胸上有寒.色白者.亡血也.設微赤非時者死.其目正圓者痓.不治.
又色青爲痛.色黒爲勞.色赤爲風.色黄者便難.色鮮明者有留飮.
[1-4]

師曰.病人語聲寂然.喜驚呼者.骨節間病.語聲喑喑然不徹者.心膈間病.語聲啾啾然細而長者.頭中病.
[1-5]
師曰.息搖肩者.心中堅.息引胸中上氣者欬.息張口短氣者.肺痿唾沫.
[1-6] 
師曰.吸而微數.其病在中焦.實也.當下之.即愈.虚者不治.在上焦者.其吸促.在下焦者.其吸遠.此皆難治.呼吸動搖振振者.不治.
[1-7] 
師曰.寸口脉動者.因其王時而動.假令肝王色青.四時各隨其色.肝色青而反色白.非其時色脉.皆當病.
[1-8] 
問曰.有未至而至.有至而不至.有至而不去.有至而太過.何謂也.
師曰.冬至之後.甲子夜半少陽起.少陽之時※.陽始生.天得温和.以未得甲子.天因温和.此爲未至而至也.以得甲子.
而天未温和.此爲至而不至也※.以得甲子而天大寒不解.此爲至而不去也.以得甲子.而天温如盛夏五六月時.此爲至而太過也.
[1-9] 
師曰.病人脉浮者在前.其病在表.浮者在後.其病在裏.腰痛背強.不能行.必短氣而極也.
[1-10] 
問曰.經云.厥陽獨行.何謂也.
師曰.此爲有陽無陰.故稱厥陽.
[1-11] 
問曰.寸脉沈大而滑.沈則爲實.滑則爲氣.實氣相搏.血氣入臟即死.入腑即愈.此爲卒厥.何謂也.
師曰.脣口青.身冷.爲入臟即死.如身和汗自出.爲入腑則愈.
[1-12] 
問曰.脉脱入臟即死.入腑即愈.何謂也.
師曰.非爲一病.百病皆然.譬如浸淫瘡.從口起流向四肢者.可治.從四肢流來入口者.不可治.病在外者可治.入裏者即死.
[1-13] 
問曰.陽病十八.何謂也.
師曰.頭痛.項.腰.脊.臂.脚掣痛.

陰病十八.何謂也.
師曰.欬上氣喘噦.咽.腸鳴.脹滿心痛拘急.五臟病各有十八.合爲九十病.人又有六微.微有十八病.合爲一百八病.五勞七傷六極.婦人三十六病.不在其中.清邪居上.濁邪居下.大邪中表.小邪中裏.薬飪之邪.從口入者.宿食也.五邪中人.各有法度.風中於前.寒中於暮.濕傷於下.霧傷於上.風令脉浮.寒令脉急.霧傷皮腠.濕流關節.食傷脾胃.極寒傷經.極熱傷絡.
[1-14] 
問曰.病有急當救裏救表者.何謂也.
師曰.病醫下之.續得下利.清穀不止身體疼痛者.急當救裏.後身體疼痛.清便自調者.急當救表也.
[1-15] 
夫病痼疾.加以卒病.當先治其卒病.後乃治其痼疾也.
[1-16] 
師曰.五藏病各有得者愈.五藏病各有所惡.各隨其所不喜者爲病.病者素不應食.而反暴思之.必發熱也.
[1-17] 
夫諸病在藏.欲攻之.當隨其所得而攻之.如渇者.與猪苓湯.餘皆倣此.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2024中醫演講相關預排

1/10 中藏經28 腎臟篇  2/26 北市聯仁愛院區 - 傳統與創新:ChatGPT在中醫領域的融合與實踐  3/14 [[240314-用電路圖來整理內經生理路徑(大醫精誠)]]  3/24 金烈讀書會 - LLM在中醫領域的應用與觀察  3/28 [[240328-傷寒論淺注的生理架構]]  4/22 傷寒論淺注的病理架構  5/02 中醫急重症-臨床難病思路與傷寒論的結  5/09 中醫急重症-認識內經中的難病《靈樞水脹篇》 台南市立醫院中醫部帶狀課程視訊演講 - 1.讀法篇(6/13,6/27) 180’ 台南市立醫院中醫部帶狀課程視訊演講- 2.六氣合化篇(7/11,7/25) 180’ 台南市立醫院中醫部帶狀課程視訊演講- 3.桂枝湯系(8/8,8/22) 180’ 台南市立醫院中醫部帶狀課程視訊演講- 4.大黃甘草湯系(9/12,9/26) 180’ 台南市立醫院中醫部帶狀課程視訊演講- 5.梔子豉湯系(10/17,10/31) 180’ 以後相關的演講備份,都會放在Padlet作為索引備份,也提供大家參考: https://padlet.com/lcylikedust/frank-lee-vauw6ire0tjjhdvi 240414.Frank Lee.

各種素食飲食法比較以及一些食物攝取過度的症狀。

常常在診間聽到患者素食,但隨著素食法不同,對身體也會有不同的影響狀況;以及補充維他命、生食果汁的一些攝取過度的症狀(而不自覺)。評估的重點其實不在能不能吃,而是對於個人身體狀況來說適不適當。 摘自於 食物與療癒 此書p.116,p234。 點圖可放大表格喔!供參考。

生命是一種長期而持續的累積過程。

這是中醫所謂春天「升發之氣」,有沒有那樣新生充滿希望的感覺呢?在植物園旁邊的行道樹拍的。 以下這篇文章可說是我個人的聖經,收錄在此與大家共勉。 ##CONTINUE## 生命是一種長期而持續的累積過程 摘自清華電機彭明輝老師於系刊發表的文章 許多同學應該都還記得聯考前夕的焦慮: 差一分可能要掉好幾個志願,甚至於一生的命運從此改觀! 到了大四,這種焦慮可能更強烈而複雜: 到底要先當兵,就業,還是先考研究所? 我就經常碰到學生充滿焦慮的問我這些問題。 可是,這些焦慮實在是莫須有的! 生命是一種長期而持續的累積過程, 絕不會因為單一的事件而毀了一個人的一生, 也不會因為單一的事件而救了一個人的一生。 屬於我們該得的,遲早會得到; 屬於我們不該得的,即使僥倖巧取也不可能長久保有。 如果我們看清這個事實,許多所謂"人生的重大抉擇"就可以淡然處之,根本無需焦慮。 而所謂"人生的困境",也往往當下就變得無足掛齒。 以聯考為例: 一向不被看好好的甲不小心猜對十分,而進了建國中學; 一向穩上建國的乙不小心丟了二十分,而到附中。 放榜日一家人志得意滿,另一家人愁雲慘霧, 好像甲,乙兩人命運從此篤定。 可是,聯考真的意謂著什麼? 建國中學最後錄取的那一百人, 真的有把握一定比附中前一百名前景好嗎? 僥倖考上的人畢竟只是僥倖考上,一時失閃的人也不會因為單一的事件而前功盡棄。 一個人在聯考前所累積的實力,絕不會因為放榜時的排名而有所增減。 因為,生命是一種長期而持續累積的過程! 所以,三年後乙順利的考上台大,而甲卻跑到成大去。 這時回首高中聯考放榜的時刻,甲有什麼好得意?而乙又有什麼好傷心? 同樣的,今天念清大動機的人當年聯考分數都比今天念成大機械的高,可是誰有把握考研究所時一定比成大機械的人考的好? 仔細比較甲與乙的際遇,再重新想想這句話: "生命是一種長期而持續的累積過程,不會因為一時的際遇而終止增或減" 聯考排名只是個表象,有何可喜,可憂,可懼? 我常和大學部同學談生涯規劃,問他們三十歲以後希望在社會上扮演什麼樣的角色。 可是,到現在沒有人真的能回答我這個問題,他們能想到的只有下一步到底是當兵還是考研究所。 聯考制度已經把我們對生命的延續感徹底瓦解掉,剩下的只有片段的"際遇",更可悲的甚至只活在放榜的那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