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書寫自己的人生日誌。(W10/52)

「凡走過不一定留下痕跡,凡留下痕跡,必定走過。」
開始寫日誌以後,跟以往生活感受不同的地方,在於書寫類似是一種創造的過程。練習自我敘事,關於自己這個人今天運用了珍貴的肉身做了哪些事情,而在練習敘述當下,得要放下那個時常批判性的自我意識,才得有辦法持續日誌這個行為:寫下事件的描述,再加體驗的心得,每天花個幾分鐘做這件事情。久而久之,自然就會想要增進一點手帳的新技能,不論是加強自己手繪,或者是想要記下更多心得而閱讀寫作指導書籍,編劇三幕劇理論等等。一時有很多想法的,就會寫在更大一點的筆記本裡,再加上日期的編號。

這樣的習慣也是自去年下半年一邊嘗試,一邊練習起來的。重點在於輕鬆,有趣,不要有負擔。用的是文庫本大小的日誌,因此寫起來也不會壓力太大。一旦熟悉這樣的日誌系統時,有時看到新的概念或想法,就可以加進生活當中嘗試,譬如PDCA循環等等。可以放進自己的日誌習慣嘗試幾天感受一下變化,又可記錄一下體驗心得。

過去很想做很多事情,後來卻都無疾而終,我自己回想,主要是不常回顧與檢查自己的體驗與進度的緣故。因為沒有一種持續記錄的軌跡,也就無從調整自己的腳步與修正。而日誌的好處是,最方便的索引果然就是日期與時間。170313,短短的六位數字(西元年份後二碼+月份日期),就能夠給予我們當天甚至當下一個最獨特的標籤。(如果想要區分更細的話,我就會加上四碼的時間標籤,譬如:170313 + 0843..等等)

也因此有了每天日誌的材料,每週回顧才有相關素材翻閱與檢討的動作得以進行。每天的一個小習慣,沒想到累積起來可以達到令人驚艷的效益。(不為他人的效益,對自己有意義的)

最後我想引《卡謬札記》的片段來激勵自己。

今天,我似乎從自己過去和逝去的人生中解脫出來了。我只想要這份親密感和這塊封閉的空間---這種明智而耐心的虔誠。我覺得我的人生就像一塊反覆揉捏的熱麵糰,我只想把它掌握在自己的雙手上,對那些懂得將一己生命禁錮在花叢和列柱中的修士而言,也一樣吧!或者又好比搭乘那種長途夜間火車,在火車上我們可以和自己對話,準備之後的行程,獨處,用不可思議的耐心去爬梳那些念頭,不教它們四處亂竄,然後繼續向前推進。舔舐自己的生命,彷彿那是一根麥芽糖,塑造它,磨利它,愛它,又像在尋找最後那個斬釘截鐵,可以作為結論的字眼、形象或句子,帶著它出發,從此透過它來觀看一切。我大可留下,為這一年來的疲於奔命畫上句點,我一定會努力將這場和自己的面對面一直延續到底,讓它照見我在今生今世中的每一張臉,即使必須付出難以負擔的寂寞代價亦在所不惜。不要退讓:這一語已道盡。不要妥協,不要背叛。我會竭盡全力去達成某個境界,在那兒和我的所愛會合,接著,我倆將以最大的熱情去做那些構成我每日生活意義的事。 我們(或說我)一旦對自己的虛榮心讓步,一旦我們為了「表現」而活,那就是在背叛了。每一次,都是那種想要表現的可憐心態,讓我在真相的面前更顯渺小。我們並不一定要把心事對人說,但對自己所愛的就不同了。因為在這種情況下,說出心事並不是為了表現自己,而是為了付出。那種在適當時候才顯現出來的人,他的力量大多了。堅持到底,就是懂得保守秘密。我曾因孤獨而苦惱,但因為不曾說出來,最後還是克服了那種孤單的痛苦。然而今天,我發現最大的榮耀竟是能夠沒沒無聞且孤單地活著。寫作,我深刻的喜悅!認同這個世間和接受享樂---但唯有在赤貧之中。如果我連對自己都無法赤裸,我就不夠資格去喜愛那赤裸裸的沙灘。這是我第一次確切地掌握到快樂這個字眼的涵義,它和我們一般理解到的「我很快樂」竟然有點相反。 人若持續地絕望了某一陣子之後,會感到喜悅。同樣這些在聖法蘭西斯科修道院裡隱修的人,朝暮與紅花相對,斗室裡則擺著骷髏頭以啟冥思。窗外是佛羅倫斯,桌上是死。如果我覺得自己正處於轉捩點上,並非因為我已經爭取到了甚麼,而是失去了甚麼。我感到自己有一些很極端且深刻的力量,幸好有這些力量,我才能去過我想要的生活。如果今天的我遠離一切,那是因為除了愛與仰望,我別無所能。臉上交織著淚光和陽光的人生,沒有鹽巴的人生和熱石頭,一如我所愛、所仰望的人生,我一面懷想著,覺得似乎我所有絕望和愛的力量都因此集合起來了。今天並非介於肯定與否定之間的中途站,而是兩者皆是。否定並抗拒一切非關淚水和陽光者。肯定的是我這個第一次讓我覺得還有點希望的人生。歷經了這一整年的焦灼和混亂,我來到了義大利;未來還是不確定,但已經完全從我的過去和我的自我之中解脫出來了。我的窮困就是我特殊的財富,這就好像我可以重新再來似的:沒有更快樂也沒有更不幸。但多了對自己力量的意識、對虛榮心的唾棄,以及這份清醒的、催促著我去面對自己命運的狂熱。 三七年九月十五日

-2017年週記列表-

  • W1週回顧 (1/2-1/8)
  • W2週回顧 (1/9-1/15) 當我們回顧的時候,我們回顧的是甚麼?
  • W3週回顧 (1/16-1/22) 尋找內心中的聖雅各之路
  • W4週回顧 (1/23-1/29) 內心的囚徒與回歸自我的本領
  • W5週回顧 (1/30-2/5) 「要去哪裡?根本無處可去。」
  • W6週回顧 (2/06-2/12) 學習觀看自己的生命經驗。
  • W7週回顧 (2/13-2/19) 在海邊,遠方閃爍如繁星。
  • W8週回顧 (2/18-2/26) 為靈魂而創作。
  • W9週回顧 (2/27-3/05) 時時勤拂拭,不使惹塵埃。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2024中醫演講相關預排

1/10 中藏經28 腎臟篇  2/26 北市聯仁愛院區 - 傳統與創新:ChatGPT在中醫領域的融合與實踐  3/14 [[240314-用電路圖來整理內經生理路徑(大醫精誠)]]  3/24 金烈讀書會 - LLM在中醫領域的應用與觀察  3/28 [[240328-傷寒論淺注的生理架構]]  4/22 傷寒論淺注的病理架構  5/02 中醫急重症-臨床難病思路與傷寒論的結  5/09 中醫急重症-認識內經中的難病《靈樞水脹篇》 台南市立醫院中醫部帶狀課程視訊演講 - 1.讀法篇(6/13,6/27) 180’ 台南市立醫院中醫部帶狀課程視訊演講- 2.六氣合化篇(7/11,7/25) 180’ 台南市立醫院中醫部帶狀課程視訊演講- 3.桂枝湯系(8/8,8/22) 180’ 台南市立醫院中醫部帶狀課程視訊演講- 4.大黃甘草湯系(9/12,9/26) 180’ 台南市立醫院中醫部帶狀課程視訊演講- 5.梔子豉湯系(10/17,10/31) 180’ 以後相關的演講備份,都會放在Padlet作為索引備份,也提供大家參考: https://padlet.com/lcylikedust/frank-lee-vauw6ire0tjjhdvi 240414.Frank Lee.

各種素食飲食法比較以及一些食物攝取過度的症狀。

常常在診間聽到患者素食,但隨著素食法不同,對身體也會有不同的影響狀況;以及補充維他命、生食果汁的一些攝取過度的症狀(而不自覺)。評估的重點其實不在能不能吃,而是對於個人身體狀況來說適不適當。 摘自於 食物與療癒 此書p.116,p234。 點圖可放大表格喔!供參考。

生命是一種長期而持續的累積過程。

這是中醫所謂春天「升發之氣」,有沒有那樣新生充滿希望的感覺呢?在植物園旁邊的行道樹拍的。 以下這篇文章可說是我個人的聖經,收錄在此與大家共勉。 ##CONTINUE## 生命是一種長期而持續的累積過程 摘自清華電機彭明輝老師於系刊發表的文章 許多同學應該都還記得聯考前夕的焦慮: 差一分可能要掉好幾個志願,甚至於一生的命運從此改觀! 到了大四,這種焦慮可能更強烈而複雜: 到底要先當兵,就業,還是先考研究所? 我就經常碰到學生充滿焦慮的問我這些問題。 可是,這些焦慮實在是莫須有的! 生命是一種長期而持續的累積過程, 絕不會因為單一的事件而毀了一個人的一生, 也不會因為單一的事件而救了一個人的一生。 屬於我們該得的,遲早會得到; 屬於我們不該得的,即使僥倖巧取也不可能長久保有。 如果我們看清這個事實,許多所謂"人生的重大抉擇"就可以淡然處之,根本無需焦慮。 而所謂"人生的困境",也往往當下就變得無足掛齒。 以聯考為例: 一向不被看好好的甲不小心猜對十分,而進了建國中學; 一向穩上建國的乙不小心丟了二十分,而到附中。 放榜日一家人志得意滿,另一家人愁雲慘霧, 好像甲,乙兩人命運從此篤定。 可是,聯考真的意謂著什麼? 建國中學最後錄取的那一百人, 真的有把握一定比附中前一百名前景好嗎? 僥倖考上的人畢竟只是僥倖考上,一時失閃的人也不會因為單一的事件而前功盡棄。 一個人在聯考前所累積的實力,絕不會因為放榜時的排名而有所增減。 因為,生命是一種長期而持續累積的過程! 所以,三年後乙順利的考上台大,而甲卻跑到成大去。 這時回首高中聯考放榜的時刻,甲有什麼好得意?而乙又有什麼好傷心? 同樣的,今天念清大動機的人當年聯考分數都比今天念成大機械的高,可是誰有把握考研究所時一定比成大機械的人考的好? 仔細比較甲與乙的際遇,再重新想想這句話: "生命是一種長期而持續的累積過程,不會因為一時的際遇而終止增或減" 聯考排名只是個表象,有何可喜,可憂,可懼? 我常和大學部同學談生涯規劃,問他們三十歲以後希望在社會上扮演什麼樣的角色。 可是,到現在沒有人真的能回答我這個問題,他們能想到的只有下一步到底是當兵還是考研究所。 聯考制度已經把我們對生命的延續感徹底瓦解掉,剩下的只有片段的"際遇",更可悲的甚至只活在放榜的那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