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稿:2013/06/01
修訂:2016/02/05
有時候其實一直在想"始源"的問題,譬如說,第一個中醫(沒有老師)怎麼習得診斷方法的?又或者假設我讀完了傷寒金鏡錄,怎麼樣在臨床上複製出類似的舌診診斷經驗?而靈樞的外揣篇,我自己就覺得很像是論述所有診斷方法之母。
歧伯曰:日與月焉,水與鏡焉,鼓與響焉。夫日月之明,不失其影,水鏡之察,不失其形,鼓響之應,不後其聲,動搖則應和,盡得其情。感官的診法,望聞問切,都有著類似上段的作用,日月之明,有其影所望;水鏡之察,有其形可觀;鼓響之應,有其聲可聞;動搖則應和,則是施以作用力的切(觸診)診的源頭。甚至後段講的更清楚:
昭昭之明不可蔽,其(0)不可蔽,不失陰陽也。(1)合而察之,(2)切而驗之,(3)見而得之,若清水明鏡之不失其形也。五音不彰,五色不明,五藏波蕩,若是則內外相襲,若鼓之應桴,響之應聲,影之似形。故遠者,司外揣內,近者,司內揣外,是謂陰陽之極,天地之蓋...(0)大原則: 不失陰陽
(1)合而察之:將所有診法候得的訊號、問診合參,作出推論
(2)切而驗之:根據診斷的初步推論,在體診上切而"驗"之(脈診、腹診、頭皮診、額頭診等等),再做確認
(3)見而得之:透過各種外體候(面部、五官、爪甲、毛髮..)得到更多的證據支持
又,這"見"或許是一種診者清明的直觀而得的訊號。
這樣每個回診反應有效的患者就顯得相當有意思,我的意思是其背後所代表的的意義:在某個瞬間,我們用的那個處方,患者得到改善,而同樣某個過去時間點,創立這個處方的醫家,也曾經用同樣的判斷理念與處方,讓患者得到良好的治療經驗。其實帶領我們由今跨古的是患者,而在某一個瞬間,古人又經過我們的判斷重新復活了一次。我總有一種感覺,每次開方,其實這理念不只是我們自己的思維,而是繼承了過去某個時間點某個的醫家理念,以及過去曾經給予我們指導的老師學長姊們的助緣。
於是就一邊想著如何能夠更接近那個醫家的想法? 一邊又想著我們自己能不能看到更多些甚麼端倪? 慢慢地,在每個患者身上,反覆地外揣之...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