甚麼是收件匣系統?
其實是一種三階段的歸置方法,一般可以分為三個流程:「收件匣」、「處理中」、「待歸檔」。可以在虛擬的筆記軟體如Evernote設置三種筆記本歸類,也可以在實體世界上設置三個地方。譬如小弟自己的書房,就會擺三個A4文件盤,分別按照三個流程歸置。當進入收件匣系統後,最後也能按照三個步驟走完。這樣實際運用後,感受到的好處是,可以降低自己大腦在處理事情判斷時的負擔。以下說明:收件匣
剛收到的東西,物件,書本,文件,在還沒處理或歸置分類之前,一律都放進「收件匣」。這樣的好處是不用立刻思考要怎麼處理,而是等到"理清收件匣"的時刻,再整疊一起處理即可。而這個"理清收件匣"的動作時機,則會因為囤積到收件匣的物件數量而定。如果收件匣常常堆滿,可能就要每天理清一次;如果囤積的速度還好,可能2-3天理清一次即可。有時純粹覺得收件匣一直有東西感到不自在,要直接進行理清也是可以的。不過最低限度最好一週要清空一次,不然收件匣系統運作不起來,一直囤積也會造成整個系統運作的崩潰。而進行理清的時候,只需要做兩種判斷:1.要進一步處理/閱讀的,就放進「處理中」;2.不需要處理,只是要待歸檔的,就放進「待歸檔」(而不是立刻去做歸檔的動作)。
處理中
只要該文件正在進行閱讀,還有很多夾帶相關的待辦事項;正在閱讀中的書籍,還沒讀完;上的課的筆記還沒整理....等等,都歸置在「處理中」。也就是正在進行中的事件相關物品等等,都是在這個歸置裡,他有可能是由前一個「收件匣」的步驟而來,也可能是臨時讀了一本新書,還沒讀完,都可以將書放進這個歸置。放在這個分類的好處是:可以掌握到目前手上正在處理的事件、書籍與專案總量等等。如果事情的進度已經處理完,才會移往下個流程。舉例來說,某書終於讀完,讀書筆記也做完了,這時候不是急著放進書櫃收藏,而是先放到下一個「待歸檔」的流程。理清「處理中」的判斷,也是兩種:1.仍在進行的事件物品,就留在本分類。2.已經處理完的事物,就繼續往下一個流程「待歸檔」。
待歸檔
這裡放的都是剛處理完結束的物件、筆記、書本等等。理清的頻率也要是囤積的速度而定,但理清這一欄要花的心力,主要是「歸檔」的想法,也就是事情處理、書本閱讀完後,最後要歸置的地方要決定在哪。這時候歸置的分類可能就要靠自己花個時間去揣摩一下,因為歸檔的目的是方便自己以後査詢翻閱,如果分類沒有一個自己熟悉的分法,以後要找起來的話,會不太容易。理清「待歸檔」的判斷,主要建立在後端怎麼將該物品/書本分類的系統。譬如自己對於藏書的方法,將會決定於以後怎麼依照分類找回當初閱讀的書籍。
這是患有囤書症與資訊焦慮的本人,在常常崩潰的書房中似乎可以讓人不那麼崩潰的作法,提供給大家參考。😂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