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參訪摘星山莊札記(2)

續前篇:參訪摘星山莊札記(1)

轉個彎後,可看見護龍這片牆的石窗,雕刻了三根竹子為意象。解說老師談到,三隻竹子,為奇數屬陽。査了一下圖典,應叫作「直窗」。窗格子作為竹節狀,具有高風亮節的寓意。
將石窗上方文字放大,可以看出其文字:靜以修身,儉以養德;入則篤行,出則友賢。讀書者不賤,守田者不飢,積德者不傾,擇交者不敗。
這一句,回來查了一下,有三個出典:
(1). 「靜以修身,儉以養德」:出自《諸葛亮給子書》,全文如下:
夫君子之行,靜以修身,儉以養德;非澹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夫學須靜也,才須學也;非學無以廣才,非志無以成學。怠慢則不能勵精,險躁則不能冶性。年與時馳,意與歲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窮廬,將復何及!
(2). 「入則篤行,出則友賢」:出自《荀子‧子道》,全文如下:
子路問於孔子曰:「有人於此,夙興夜寐,耕耘樹藝,手足胼胝,以養其親,然而無孝之名,何也?」孔子曰:「意者身不敬與?辭不遜與?色不順與?古之人有言曰:『衣與!繆與!不女聊。』今夙興夜寐,耕耘樹藝,手足胼胝,以養其親,無此三者,則何以為而無孝之名也?意者所友非仁人邪?」孔子曰:「由志之,吾語汝。雖有國士之力,不能自舉其身。非無力也,勢不可也。故入而行不脩,身之罪也;出而名不章,友之過也。故君子入則篤行,出則友賢,何為而無孝之名也!」
(3).「書者不賤,守田者不飢,積德者不傾,擇交者不敗。」:出自清代大學士(1637~1708年)張英晚年的家訓。

光欣賞此一小小段落,典故就大有來頭!

隨著導覽解說老師的腳步,來到了第一進門廳前。

解說老師解釋,牆堵由下到上,分別叫作櫃台腳、裙堵、腰堵、中堵、頂堵。靠近屋簷處的水平裝飾帶叫作水車堵,上下有凹凸線腳,裏面有交趾陶裝飾。
局部放大來看,這一段石雕,是四聘的典故。建議大家參訪時,可以細看辨認一下各自是屬於哪一個故事。
四聘:古建築喜用之題材,取自中國古代歷史傳說故事,指堯聘舜,湯聘伊尹,文王聘太公及劉備聘孔明的求賢訪聖的故事。引自《台灣古建築圖解事典》p.126
石門框的左右兩側各自刻了八仙的身影,上方中間則是福祿壽三仙。旁邊有二小童:左(青龍邊)童執旗,旗下掛球(祈求);右(白虎邊)童執戟,戟下掛磬(吉慶)。



八仙慶壽:八仙指道教神仙張果老(持魚鼓)、呂洞賓(持寶劍)、韓湘子(持花籃)、何仙姑(持笊籬,即蓮花、蓮葉)、李鐵拐(持葫蘆)、漢鍾離(持扇子)、曹國舅(持陰陽板)及藍采和(持橫笛)。八仙之象徵為「慶壽」。引自《台灣古建築圖解事典》p.123
石門框旁刻著兩句:無江海而閒不導引而壽,乃邦家之光非閭里之榮。看來要讀懂這典故真的不容易呀!
此兩句回來查了之後,分別出典自《莊子外篇‧刻意》,與歐陽修《相州畫錦堂記》。

走進樹德堂門口,未踏入前,往右看,有充滿交趾陶彩繪浮雕。以及出自陸游詩人的詩句: 小雨重三後,餘寒百五前。聊乘瓜蔓水,閑泛木蘭船。黃貽楫,(1850年-1900年),字濟川,福建晉江人。清朝官員。不知道這中間有甚麼故事。
詩句出自陸游《小舟遊西涇度西岡而歸》:
小雨重三後,餘寒百五前。聊乘瓜蔓水,閑泛木蘭船
雪暗梨千樹,烟迷柳一川。西岡夕陽路,不到又經年。

樹德堂石門的青龍邊,則有琴、棋的裝飾意象。
樹德堂的白虎邊,則有書、畫裝飾意象。
琴棋書畫,文人雅士常以琴棋書畫自娛,不過當時看完之後,突然想到張燦的詩句:
清  張璨《手書單幅》:
「琴棋書畫詩酒花,當年件件不離它;
    而今七事都變更,柴米油鹽醬醋茶」
「你的理想在哪裡?」「是否有好好澆灌呢?」腦中突然冒出了幾個問句...

踏入前再往上端看一下樹德堂。
且慢,再踏進去之前,還有一個跟傳統醫學有相當淵源的藏在兩旁的櫃台腳!
神龜負洛書的意象。
龍馬負河圖的意象。
視覺、知覺都獲得充實飽滿的洗禮後,準備踏入第一進門廳......(待續)


小心得:第二篇的撰寫實作上難度更高,因為相當多出典。在參考資料方面,感謝友人提供一份研究資料《傳統民宅裝飾之解讀》,另外我也找到了一篇專門研究摘星山莊交趾陶的論文(《臺灣傳統民居交趾陶之研究-以摘星山莊為例》)可供參考。

在翻閱論文之中,看到他們去訪查交趾陶匠師的田野調查計劃。摘星山莊交趾陶作者屬於蔡騰迎「泉州派」生料作法,台灣交趾陶匠師多屬「潮州派」熟料作法。....不禁想到,傳統醫學在台灣的發展,是否仍有類似的調查計畫持續保存呢?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2024中醫演講相關預排

1/10 中藏經28 腎臟篇  2/26 北市聯仁愛院區 - 傳統與創新:ChatGPT在中醫領域的融合與實踐  3/14 [[240314-用電路圖來整理內經生理路徑(大醫精誠)]]  3/24 金烈讀書會 - LLM在中醫領域的應用與觀察  3/28 [[240328-傷寒論淺注的生理架構]]  4/22 傷寒論淺注的病理架構  5/02 中醫急重症-臨床難病思路與傷寒論的結  5/09 中醫急重症-認識內經中的難病《靈樞水脹篇》 台南市立醫院中醫部帶狀課程視訊演講 - 1.讀法篇(6/13,6/27) 180’ 台南市立醫院中醫部帶狀課程視訊演講- 2.六氣合化篇(7/11,7/25) 180’ 台南市立醫院中醫部帶狀課程視訊演講- 3.桂枝湯系(8/8,8/22) 180’ 台南市立醫院中醫部帶狀課程視訊演講- 4.大黃甘草湯系(9/12,9/26) 180’ 台南市立醫院中醫部帶狀課程視訊演講- 5.梔子豉湯系(10/17,10/31) 180’ 以後相關的演講備份,都會放在Padlet作為索引備份,也提供大家參考: https://padlet.com/lcylikedust/frank-lee-vauw6ire0tjjhdvi 240414.Frank Lee.

各種素食飲食法比較以及一些食物攝取過度的症狀。

常常在診間聽到患者素食,但隨著素食法不同,對身體也會有不同的影響狀況;以及補充維他命、生食果汁的一些攝取過度的症狀(而不自覺)。評估的重點其實不在能不能吃,而是對於個人身體狀況來說適不適當。 摘自於 食物與療癒 此書p.116,p234。 點圖可放大表格喔!供參考。

生命是一種長期而持續的累積過程。

這是中醫所謂春天「升發之氣」,有沒有那樣新生充滿希望的感覺呢?在植物園旁邊的行道樹拍的。 以下這篇文章可說是我個人的聖經,收錄在此與大家共勉。 ##CONTINUE## 生命是一種長期而持續的累積過程 摘自清華電機彭明輝老師於系刊發表的文章 許多同學應該都還記得聯考前夕的焦慮: 差一分可能要掉好幾個志願,甚至於一生的命運從此改觀! 到了大四,這種焦慮可能更強烈而複雜: 到底要先當兵,就業,還是先考研究所? 我就經常碰到學生充滿焦慮的問我這些問題。 可是,這些焦慮實在是莫須有的! 生命是一種長期而持續的累積過程, 絕不會因為單一的事件而毀了一個人的一生, 也不會因為單一的事件而救了一個人的一生。 屬於我們該得的,遲早會得到; 屬於我們不該得的,即使僥倖巧取也不可能長久保有。 如果我們看清這個事實,許多所謂"人生的重大抉擇"就可以淡然處之,根本無需焦慮。 而所謂"人生的困境",也往往當下就變得無足掛齒。 以聯考為例: 一向不被看好好的甲不小心猜對十分,而進了建國中學; 一向穩上建國的乙不小心丟了二十分,而到附中。 放榜日一家人志得意滿,另一家人愁雲慘霧, 好像甲,乙兩人命運從此篤定。 可是,聯考真的意謂著什麼? 建國中學最後錄取的那一百人, 真的有把握一定比附中前一百名前景好嗎? 僥倖考上的人畢竟只是僥倖考上,一時失閃的人也不會因為單一的事件而前功盡棄。 一個人在聯考前所累積的實力,絕不會因為放榜時的排名而有所增減。 因為,生命是一種長期而持續累積的過程! 所以,三年後乙順利的考上台大,而甲卻跑到成大去。 這時回首高中聯考放榜的時刻,甲有什麼好得意?而乙又有什麼好傷心? 同樣的,今天念清大動機的人當年聯考分數都比今天念成大機械的高,可是誰有把握考研究所時一定比成大機械的人考的好? 仔細比較甲與乙的際遇,再重新想想這句話: "生命是一種長期而持續的累積過程,不會因為一時的際遇而終止增或減" 聯考排名只是個表象,有何可喜,可憂,可懼? 我常和大學部同學談生涯規劃,問他們三十歲以後希望在社會上扮演什麼樣的角色。 可是,到現在沒有人真的能回答我這個問題,他們能想到的只有下一步到底是當兵還是考研究所。 聯考制度已經把我們對生命的延續感徹底瓦解掉,剩下的只有片段的"際遇",更可悲的甚至只活在放榜的那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