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前篇: 參訪摘星山莊札記(1) 轉個彎後,可看見護龍這片牆的石窗,雕刻了三根竹子為意象。解說老師談到,三隻竹子,為奇數屬陽。査了一下圖典,應叫作「直 櫺 窗」。窗格子作為竹節狀,具有高風亮節的寓意。 將石窗上方文字放大,可以看出其文字:靜以修身,儉以養德;入則篤行,出則友賢。讀書者不賤,守田者不飢,積德者不傾,擇交者不敗。 這一句,回來查了一下,有三個出典: (1). 「靜以修身,儉以養德」:出自《諸葛亮給子書》,全文如下: 夫君子之行, 靜以修身,儉以養德 ;非澹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夫學須靜也,才須學也;非學無以廣才,非志無以成學。怠慢則不能勵精,險躁則不能冶性。年與時馳,意與歲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窮廬,將復何及! (2). 「入則篤行,出則友賢」:出自《荀子‧子道》,全文如下: 子路問於孔子曰:「有人於此,夙興夜寐,耕耘樹藝,手足胼胝,以養其親,然而無孝之名,何也?」孔子曰:「意者身不敬與?辭不遜與?色不順與?古之人有言曰:『衣與!繆與!不女聊。』今夙興夜寐,耕耘樹藝,手足胼胝,以養其親,無此三者,則何以為而無孝之名也?意者所友非仁人邪?」孔子曰:「由志之,吾語汝。雖有國士之力,不能自舉其身。非無力也,勢不可也。故入而行不脩,身之罪也;出而名不章,友之過也。故君子 入則篤行,出則友賢 ,何為而無孝之名也!」 (3).「書者不賤,守田者不飢,積德者不傾,擇交者不敗。」:出自清代大學士(1637~1708年)張英晚年的家訓。 光欣賞此一小小段落,典故就大有來頭! 隨著導覽解說老師的腳步,來到了第一進門廳前。 解說老師解釋,牆堵由下到上,分別叫作櫃台腳、裙堵、腰堵、中堵、頂堵。靠近屋簷處的水平裝飾帶叫作水車堵,上下有凹凸線腳,裏面有交趾陶裝飾。 局部放大來看,這一段石雕,是四聘的典故。建議大家參訪時,可以細看辨認一下各自是屬於哪一個故事。 四聘:古建築喜用之題材,取自中國古代歷史傳說故事,指堯聘舜,湯聘伊尹,文王聘太公及劉備聘孔明的求賢訪聖的故事。 引自《 台灣古建築圖解事典 》p.126 石門框的左右兩側各自刻了八仙的身影,上方中間則是福祿壽三仙。旁邊有二小童:左(青龍邊)童執旗,旗下掛球(祈求);右(白虎邊)童執戟,戟下掛磬(吉慶)。 八仙慶壽:八仙指道教神仙張果老(持魚鼓...
Read & write, or we are lo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