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美食呀美食

《大方廣佛華嚴經淨行品》:"若得美食,當願眾生,滿足其願,心無羨欲。"

在準備要寫本篇文章之前,我突然想起華嚴經淨行品一段關於美食的話。重新翻出來之後,覺得很適合當我今天看的這本書的註解:《讓日子多一點生命》。這是一個德國紀錄片改編寫成的書,在講一個廚師在安寧病房(書中稱為燈塔)工作的事情。當初我會注意到這本書,是因為看到這本書介紹時,讓我想起傳說中古老的中國藥物湯劑創始者也是個廚師(伊尹)。不過這只是個機緣而已,然而我讀了這本書以後,讓我很感動。(阿,可是以下不是講該書心得:>)

某天中午搭火車之前,我在台中火車站旁邊MOS點了一份套餐作為午餐:大阪燒海洋珍珠堡佐秋葵醬,和風炸雞一隻,搭配熱紅茶。打開和風炸雞時,和風炸雞炸的有點焦黑,事實上這個舉動隱含了很多東西,我馬上想到了《零極限》中談到對於食物的負面態度要淨化的概念。什麼樣的負面態度?其實食物文化本身還有很多我們需要去學習的地方,譬如說這隻雞怎麼來的?(請看食品公司,一部紀錄片,描述速食文化怎麼影響我們的健康與生活,或者請參看《雜食者的兩難》 此書);《無毒生活》裡頭談到了化學工業產品如何存在我們日常生活當中,而我們天天使用而不自知;《恐怖的食品添加物》裡頭,作者做出了完美的超市肉球之後,卻不敢讓自己的小孩吃,作者才若有所悟寫了一本書談談所謂的食品添加物的真相..在爬梳這些書的同時,很難不對現存的食物失去信心,而產生一種負面而不信任的態度,我想這是《零極限》提醒要對這樣的態度歸零的部份。(因為該書設定你帶有什麼樣的意念就會連帶的影響某種層面的物質運作)

我因為在尋找食物對於健康的觀點,讀了《食物與療癒》,該書把食物放在一種擴張性與收縮性的模式中來探討對人體整體動態平衡的影響,作者也強調自然而完整的食物最好,而延伸出來的概念譬如說低鈣不是補充高鈣食品或鈣片就好,而是去探討哪些食物會影響鈣的攝取或排出?進而去避免相關的影響。讀了《阿育吠陀排毒手冊》,看到了阿育吠陀醫學對於食物分類與其對體質的契合度。(我的理解是該醫學觀點對於食物沒有所謂不能吃,而是適不適合該體質吃?) 中國傳統醫學的觀點呢?慚愧地我還在其中摸索中。《食物與療癒》雖然也有提到五行模式觀點的食物影響表,但運用在實際生活上的操作我仍然不確定其中的運作觀點與人體之間的確切互動關係為何。

目前觀察的一個過程與各環節:

食物本身的出生與涵養成份(ex.農藥養成的蘋果跟木村阿公的蘋果)->食物攝取的量(ex.一次狂吃大量某類食物)與烹調方式->人體消化系統所能夠吸收,分布,代謝,排泄的程度->該個體生理條件下所真正需求的物質為何

譬如說以組成成份觀點認為某些物質對於人體有益,但卻沒有考慮到個體所能夠對該物質"消化"的能力,以及實際上這些物質到底進入人體多少,產生了多少的作用,人體能夠"有效且有益地"利用該物質後,將殘餘物質的代謝物"有效率地"排出體外。有ㄧ本很可愛的《大便書》就談到了怎麼樣的糞便才是理想中的糞便,而《不生病的生活》則是從腸道內視鏡的腸相觀察,反過來推論對某些物質的補充是否有其效果與必要性。(可參看此腸道紀錄片)

其實《中藏經》的論服餌得失篇我覺得談到的層面較完全,可以參看。他說判定一個物質好或不好,重點在"審其宜",人體本實本虛狀態對於攝取物質的適合度,以及生活作息(ex.身體需要的其實是好好的睡覺休息,卻一直靠補充品或刺激物"希望"維持身體機能,但這樣有一天身體機能運作將會垮掉)。附上文末供大家參考。
石之與金,有服餌得失者,蓋以其宜與不宜也。或草或木,或金或石,或單方得力,或群隊獲功,或金石毒發而致斃,或草木勢助而能全。
其驗不一者何也?基本實者,得宣通之性,必延其壽;基本虛者,得補益之情,必長其年。虛而過瀉,實乃更增,千死其千,萬歿其萬,則決然也。

又有年少之輩,富貴之人,恃其藥力,恣其酒欲,誇弄其術,暗使精神內損,藥力扶持,忽然疾作,何能救療?如是之者,豈知災從內發,但恐藥餌無功,徵實可歎哉!

其于久服方藥,在審其宜。人藥相合,效豈妄邪?假如臟不足則補其臟,腑有餘則瀉其腑,外實則理外,內虛則養內,上塞則引上,下塞則通下,中澀則解中,左病則治左,右病則治右,上下左右,內外虛實,各稱其法,安有橫夭者也。故藥無不效,病無不愈者,切務於謹察矣。

120210補記 : 研究中的書:飲食規則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2024中醫演講相關預排

1/10 中藏經28 腎臟篇  2/26 北市聯仁愛院區 - 傳統與創新:ChatGPT在中醫領域的融合與實踐  3/14 [[240314-用電路圖來整理內經生理路徑(大醫精誠)]]  3/24 金烈讀書會 - LLM在中醫領域的應用與觀察  3/28 [[240328-傷寒論淺注的生理架構]]  4/22 傷寒論淺注的病理架構  5/02 中醫急重症-臨床難病思路與傷寒論的結  5/09 中醫急重症-認識內經中的難病《靈樞水脹篇》 台南市立醫院中醫部帶狀課程視訊演講 - 1.讀法篇(6/13,6/27) 180’ 台南市立醫院中醫部帶狀課程視訊演講- 2.六氣合化篇(7/11,7/25) 180’ 台南市立醫院中醫部帶狀課程視訊演講- 3.桂枝湯系(8/8,8/22) 180’ 台南市立醫院中醫部帶狀課程視訊演講- 4.大黃甘草湯系(9/12,9/26) 180’ 台南市立醫院中醫部帶狀課程視訊演講- 5.梔子豉湯系(10/17,10/31) 180’ 以後相關的演講備份,都會放在Padlet作為索引備份,也提供大家參考: https://padlet.com/lcylikedust/frank-lee-vauw6ire0tjjhdvi 240414.Frank Lee.

參訪摘星山莊札記(1)

2016年7/16日,與好友Seer,Yilin,Keed 三人一同來到 摘星山莊 參訪。之所以會注意到這邊的原因是因為,自上次5/29日霧峰林家宮保第導覽有提到摘星山莊已修復,重新開放。所以一直惦記著這個線索,今天終於得償所願。 一進摘星山莊時,可以看到有整體的平面圖介紹,沒有特別預約 文化局的導覽 ,但今天剛好有3-4位熱情的解說老師陪同,增添了瞭解古蹟的樂趣。所以若要去參訪,建議預約導覽會讓行程更增添知性的樂趣。 導覽老師首先提到了摘星山莊為台灣十大名居之首,台灣十大名居,台北有3處、台中有4處、彰化有2處,屏東有1處。(聽到這個耳朵都豎起來了,因為可以當作下次出遊參訪的地點,不過回來查閱似乎十大名宅也有不同的清單) 網路上查詢到的如下: 林安泰古厝 深黃坑永安居宅 板橋林家花園 大溪月眉李騰芳古宅 新竹縣北埔鄉金廣福公館 神岡筱雲山莊 潭子摘星山莊 (今天的重頭戲) 彰化永靖陳宅 -餘三館 彰化益源大厝 佳冬蕭宅古厝 不過根據導覽老師的說法,台中有四處:除了清單中的 筱雲山莊 與 摘星山莊 之外,還有 霧峰林家宮保第 與社頭一處(不過社頭沒聽懂,不確定是不是指 社頭劉家月眉池 )。 摘星山莊林氏渡台祖為十三世林朴直,清代太平天國之亂時,朴直公之孫林其中受林文察徵招充任鄉勇,驍勇善戰,屢建奇功..返台後,購置土地,於清同治10年(1871)開始興建摘星山莊,至光緒5年(1879)完工。 引自《 台灣古建築圖解事典 》p.266 圖片引自《 台灣古建築圖解事典 》p.61 首先介紹是最前端的半月池,可調節溫度,冬暖夏涼,又為風水池,而古代只有黃帝享有圓形池的殊榮。摘星山莊更特別的是後方的化胎,形成建築群半月池較低,後方化胎較高的地勢,是客家建築才有的典故與特色。 半月池:可追溯先秦時,天子辟雍為圓形水池,諸侯用半圓形水池,後引伸至讀書之所為泮宮,前用泮池之說,後代孔廟前亦常設泮池,形如半月。中國南方民居前常鑿池通水,農村住宅用為魚池,在古代有理氣風水的觀念在其中,以水壓離卦之火氣,具有消暑、防禦、防火的實用功能。 引自《 台灣古建築圖解事典 》p.63 再來導覽老師帶我們來到了東南方的門樓。 門樓:民居前院圍牆所建的入門口,有時為了風水而不直接正對門廳,亦

開業三年心得。

To be or not to be, that is the question. 前言 開業三年心得文。自己先翻了一下去年 開業二年心得文 之後,然後對比一下今年的想法。然後我又想到在還沒開診所以前,曾在一本書翻到對於開店的想法,那也是在開診所前的被啟發想法的初衷之一: 要經營一間 「傳遞想法的店」 , 只考慮自己的人是絕對做不來的 。得將 較大比重的關心放在社會或地方上 。然而,如果只一味為社會、為地方著想,而 完全失去「為自己做」的意念,終究還是無法長久 。經營者必須要有「 享受開店的樂趣 」這樣的心情。 能將自己想做的事情與對社會現況或未來的構想,以及所經營的地方,那一帶的人懷抱的情感,全部連結在一起才是最理想的狀態。 -- 《 開店術:開間傳遞想法的二手書店 》長岡賢明 P.078 其實大致上我第三年跟二年心得文的想法還是類似的, 開業或不開業,或許是個假議題。真正的議題是你想要調整生活中的甚麼? 或許當思考完你想要調整的事物, 現在的就業狀態當下或許就可以直接調整了 。譬如,覺得自己缺乏運動,其實自己現在就可以調整生活習慣,不用綁到開業以後會有更多時間自己運用之類的空想未來。 而今年因為多了人生設計的學習,人生設計會讓我們從四個觀點去評估人生,也可以輔助我們來檢視生活中的要素,這分別是: 健康、個人、專業、關係 。以下從這四層面對比開業前後的差別。 健康 剛出來上診第一年,因為壓力大,上診的時數又多,所以前半年到一年就算是都吃宵夜(而且還吃711的),都胖不起來。可那一整年可說是身體很差。等到診務等各方面穩定之後,二三年就開始身材走樣了。 開業後是不是能夠更主動調整自己的作息,增進自己的健康呢?其實還是要靠自己的實際執行與規畫,不然開業後仍然會犯懶,然後出遊拍照片都一樣是大大的 飯糰 臉。 所以身體健康,生活作息現在就可以開始進行,不用跟開業綑綁。 個人 人生設計將「個人」拆成一個要素,我覺得是蠻必要的。其實開業後,需要面對很多的心理壓力,不管是診務營運方面,或者個人專業能力方面。在診間坐枯禪,會讓醫師感覺自己好像無用武之地。以前上班的時候,會多少紀錄一下自己看的人數(但其實大多數上完班回家只想倒頭就睡覺,很累),但現在不太記這個來提醒自己了。現在都記: 今天有哪些病例讓我印象深刻,遇到瓶頸?或者哪些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