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一路好走。

沒想到這次回家見寶妹,竟是見牠的最後一面。

星期五早上剛到家時,媽說寶妹已經一個禮拜都沒有吃飯了,上吐下瀉。整個很虛弱。我馬上想到在內經裡頭讀到的文字,裡面提到五實五虛,那一段大致上指的是腸胃系統出了問題後,沒辦法進食,或者吐痢不止,是非常危險的。

我叫了寶妹幾聲,寶妹略搖尾巴算是呼應我,隨即自己走到門口外躺著。我從後面看著她,她瘦成了皮包骨,皮毛不澤。我移動到寶妹面前,蹲下來看著寶妹,寶妹望著我一陣,在喘著氣,好像很熱的樣子。寶妹的耳朵有點濕潤。後來她要站起來出去外面上廁所時,幾乎快要沒力氣站起來了,有一隻腳一跛一跛的,沒有力氣。媽說那天下午有送貨的人來,寶妹平常就不太喜歡送貨的人,還對他叫了三聲以示警,那是她最後的叫聲。

寶妹是晚上走的,具體時間並不清楚。媽早上到店面的時候,看到寶妹躺在接近門口不動,叫的時候沒有回應,發現她已經走了。以十五歲的年齡,以狗狗的年齡來說,也算長壽了。

今天早上跟爸媽一起將寶妹送去火化,送寶妹最後一程。撿骨頭的時候,處理火化的人說寶妹的骨頭很完整,一般來說有的狗燒完骨頭會碎裂,但寶妹的脊椎骨與頭骨等等都很完整,但從骨頭斷面間看得出年齡,因為有骨質疏鬆的現象。寶妹在火化的時候,爸媽與我坐在外面的涼亭等,有樹蔭遮著,風有點大,吹著周遭的植物亂搖。陽光柔和地灑下來,周遭有兩隻一白一黃的狗,慵懶地躺在路邊曬著太陽。

媽開始翻起手機,看最近一次拍寶妹的相片。其實自姊姊嫁出去後,我又在外地唸書,爸媽與寶妹相處的時間最久,但只有我忍不住一陣陣襲來的悲愴感,無法像爸媽泰然而談寶妹過去的事情。譬如他們講到寶妹最小的時候,在家裡亂跑沾到黏鼠板,我那時候在附近圖書館唸書,姊姊走來找我,我們去五金行買香蕉水幫寶妹脫困,這一類的事情。爸說這樣也好,早點走不會太痛苦。媽媽則表達以後不要再養了,有了感情,這種時刻往往令人不捨。我即便明白我讀的、學習的醫學,就是生老病死的課題,但是我遠遠離能夠處理與面對這樣的事情差一大截。

寶妹的骨灰罈上車的時候,是放在平常寶妹會坐的位置,與平常不同的是,這次要講「寶妹,上車囉。」「寶妹,下車囉,回老家了。」骨灰罈外面是梵文音譯的往生淨土咒,還有媽媽親手題的字:"妹妹,歿於10月10日"。

我不知道要寫些什麼,才能夠紀念寶妹。這就好像某種東西突然消失了,即便我知道那鐵盤上面的骨頭,是寶妹火化出來的遺骨,但我仍然抱持著一種極度疏離的感覺,無法將現實記憶中的寶妹與這個已去掉皮毛筋肉的白晰頭骨作連結,好像寶妹只是跑去了某個屋子的轉角一樣,暫時看不到她而已。

寶妹,安息吧,一路好走。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2024中醫演講相關預排

1/10 中藏經28 腎臟篇  2/26 北市聯仁愛院區 - 傳統與創新:ChatGPT在中醫領域的融合與實踐  3/14 [[240314-用電路圖來整理內經生理路徑(大醫精誠)]]  3/24 金烈讀書會 - LLM在中醫領域的應用與觀察  3/28 [[240328-傷寒論淺注的生理架構]]  4/22 傷寒論淺注的病理架構  5/02 中醫急重症-臨床難病思路與傷寒論的結  5/09 中醫急重症-認識內經中的難病《靈樞水脹篇》 台南市立醫院中醫部帶狀課程視訊演講 - 1.讀法篇(6/13,6/27) 180’ 台南市立醫院中醫部帶狀課程視訊演講- 2.六氣合化篇(7/11,7/25) 180’ 台南市立醫院中醫部帶狀課程視訊演講- 3.桂枝湯系(8/8,8/22) 180’ 台南市立醫院中醫部帶狀課程視訊演講- 4.大黃甘草湯系(9/12,9/26) 180’ 台南市立醫院中醫部帶狀課程視訊演講- 5.梔子豉湯系(10/17,10/31) 180’ 以後相關的演講備份,都會放在Padlet作為索引備份,也提供大家參考: https://padlet.com/lcylikedust/frank-lee-vauw6ire0tjjhdvi 240414.Frank Lee.

各種素食飲食法比較以及一些食物攝取過度的症狀。

常常在診間聽到患者素食,但隨著素食法不同,對身體也會有不同的影響狀況;以及補充維他命、生食果汁的一些攝取過度的症狀(而不自覺)。評估的重點其實不在能不能吃,而是對於個人身體狀況來說適不適當。 摘自於 食物與療癒 此書p.116,p234。 點圖可放大表格喔!供參考。

生命是一種長期而持續的累積過程。

這是中醫所謂春天「升發之氣」,有沒有那樣新生充滿希望的感覺呢?在植物園旁邊的行道樹拍的。 以下這篇文章可說是我個人的聖經,收錄在此與大家共勉。 ##CONTINUE## 生命是一種長期而持續的累積過程 摘自清華電機彭明輝老師於系刊發表的文章 許多同學應該都還記得聯考前夕的焦慮: 差一分可能要掉好幾個志願,甚至於一生的命運從此改觀! 到了大四,這種焦慮可能更強烈而複雜: 到底要先當兵,就業,還是先考研究所? 我就經常碰到學生充滿焦慮的問我這些問題。 可是,這些焦慮實在是莫須有的! 生命是一種長期而持續的累積過程, 絕不會因為單一的事件而毀了一個人的一生, 也不會因為單一的事件而救了一個人的一生。 屬於我們該得的,遲早會得到; 屬於我們不該得的,即使僥倖巧取也不可能長久保有。 如果我們看清這個事實,許多所謂"人生的重大抉擇"就可以淡然處之,根本無需焦慮。 而所謂"人生的困境",也往往當下就變得無足掛齒。 以聯考為例: 一向不被看好好的甲不小心猜對十分,而進了建國中學; 一向穩上建國的乙不小心丟了二十分,而到附中。 放榜日一家人志得意滿,另一家人愁雲慘霧, 好像甲,乙兩人命運從此篤定。 可是,聯考真的意謂著什麼? 建國中學最後錄取的那一百人, 真的有把握一定比附中前一百名前景好嗎? 僥倖考上的人畢竟只是僥倖考上,一時失閃的人也不會因為單一的事件而前功盡棄。 一個人在聯考前所累積的實力,絕不會因為放榜時的排名而有所增減。 因為,生命是一種長期而持續累積的過程! 所以,三年後乙順利的考上台大,而甲卻跑到成大去。 這時回首高中聯考放榜的時刻,甲有什麼好得意?而乙又有什麼好傷心? 同樣的,今天念清大動機的人當年聯考分數都比今天念成大機械的高,可是誰有把握考研究所時一定比成大機械的人考的好? 仔細比較甲與乙的際遇,再重新想想這句話: "生命是一種長期而持續的累積過程,不會因為一時的際遇而終止增或減" 聯考排名只是個表象,有何可喜,可憂,可懼? 我常和大學部同學談生涯規劃,問他們三十歲以後希望在社會上扮演什麼樣的角色。 可是,到現在沒有人真的能回答我這個問題,他們能想到的只有下一步到底是當兵還是考研究所。 聯考制度已經把我們對生命的延續感徹底瓦解掉,剩下的只有片段的"際遇",更可悲的甚至只活在放榜的那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