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談到脈經文本之前,我想再跟大家分享一個"符號學"的觀念,請先看下方的圖解(Peirce的符號模式):
2.重訂診家直訣,周學海
2.診療室裡的福爾摩斯:解開病歷表外的身體密碼,麗莎.山德斯著
符號即是脈學文本用的文字定義,試圖來描述經由偵測客體訊號(客體覺得饒口的話,可代換成患者,或是被診者)的一種狀態,而符號只是一種指稱,他需要解釋項來還原其所代表的內涵以及補充說明客體的狀態。
值得注意的是,客體的真正狀態不可能完全被描述,只能用符號(或者多種符號)概括性指稱,不同角度所切入的診法,只能讓我們獲得關於更多客體的訊息。(這也是四診法所強調合參的緣故,因為每一種感官診法,都有其所涵蓋的範圍)。所有的符號加總,仍然不等於客體的真正狀態,我們只能說是趨近或是關係最大而已,就拿最常見的"手"指"月亮"的譬喻,手指(符號)指月(客體),很多的手指加總仍不等於月亮本身,我們只是能更清楚月亮的所在而已。
在閱讀脈學文本時,若能先有符號學的概念,或許有助於文本的理解吧。
鄭氏《醫理真傳》有一句話很有意思:"五臟六腑,皆是虛位,二氣流行,方是真機"。我在讀到之後想著,既然是虛位,那為什麼還是在文章中常常可看見關於臟腑的術語呢?(譬如《醫法圓通》腎病腰痛中有提到不同病因,由於虧損心陽、損及脾陽、虧損腎陽等等的原因),讀到符號學概念之後才發現,原來"虛位"是一種符號標的,它試著指涉客體的某種狀態,而鄭伯伯所想要強調的是,重點在於陰陽二氣的流動通行、溝通臟腑間的功能與運作是否正常(解釋項),故方有此句一說吧!
僅供參考。
[110420]補記
"不知比類,足以自亂,不足以自明" -- 《素問‧徵四失論》
[110420]補記
"不知比類,足以自亂,不足以自明" -- 《素問‧徵四失論》
【參考閱讀】
1.雕塑符號與傳達,陳錦忠著 p.35
"解釋項是因符號所產生的一種意義,它是一個心理上的概念,必須由符號和使用者對客體的經驗,以及對符號本身的感知所共同產生的。.....因年代、背景的不同,而產生不同的解釋項。因此解釋項並非是完全固定的,它可能依使用者的經驗範圍和文化環境的認定而有所差異。"
- 因此在用語言來做脈學概念上的溝通時,很重要的是所用的脈學語言(符號)是依據哪個脈學文本的定義,因為若彼此讀的脈學文本不同,所理解出來的架構就有可能不同,即便是"符號"一樣,但是解釋項與所要指稱的客體就有可能不同,這樣溝通就會雞同鴨講而各執一方了,更遑論是即便是文本相同,也會有理解後的架構不同的問題。但依照相同的文本定義,來討論彼此對這個文本定義理解的差異,顯然就比較有意義一點。
- 那麼若是多文本狀態呢?連脈經本身這個文本,王叔和在序中也提到過是集合各家的脈法,所以也算是一個多重文本的集合(也就是脈經難讀的地方,好在有部分篇章還有稍微寫一下出自哪裡),而在脈經的章節編排上與內容鋪陳的順序,仍能夠看到作者試圖想要描繪出的脈學世界。不過這部分還在整理中,應該會整理一大段時間....:D
2.重訂診家直訣,周學海
- 其實周伯伯也提到過這樣的符號學概念,所以他在卷上‧微甚兼獨該篇也提到:"...古人立二十八脈,亦不過懸擬其象,以明大綱,使學者有所據,以為講明之地。..."
3.現象學十四講,羅伯‧索科羅斯基
- 本書第一講到第三講值得一看,當然一邊讀一邊想著中醫的診法作對比,非常有意思。
4.中醫的生活世界觀與直覺的明見性,邱鴻鐘,醫學與哲學,Jul 2010,Vol 31, No.7, Total no.406
5.中醫五臟相關學說研究--從五行到五臟相關,鄭鐵濤,中國工程科學,2008,V10,No.2
"五臟相關學說認為,臟與臟的關聯是通過具體的渠道實現的,了解其渠道才能有效地應用於臨床。這些渠道,均與五臟功能或經絡有關,通過氣、血、津、精等精微物質來發生作用。"
【延伸閱讀】
1.我們賴以生存的譬喻,雷可夫&詹森著 p.65
"譬喻的重要性在於它顯示了語言的彈性與原創力(creativity)。一般科學的專門用語被引進時,也往往利用現有語彙的譬喻功能,再加以專業角度的界定而成為專門術語的。例如物理學上的場(field)、力(force)等。從認知層次上看,譬喻無疑是人類企圖理解與表現抽象概念的重要媒介。兩種本來不相干的現象常可藉譬喻的運用構成新的認知關係,而成為人類了解新事物、新現象的憑依。"
- 這會跟脈學文本語言常用到的譬喻形式有關,"如雞舉足.." :> 現在對這樣的描述有些想法,不過還在整理當中..
2.診療室裡的福爾摩斯:解開病歷表外的身體密碼,麗莎.山德斯著
- 很精彩的一本小書,喜歡影集House的也可以看看!裡面提到很多層面也值得讓我們反思。借用一下別人的介紹文~
"本書從反思專業的盲點出發,述說疾病與醫療的本質。首先,提醒讀者每個病人都有故事,而後要求醫者不要只盲從數據與儀器,要重視全方位的理學檢查與病痛探索技能,在互動的過程中找尋合適的思考方向,而不是讓儀器數據宰制我們的判斷。以此為基礎,讓資訊電腦來輔助我們認知的局限,跳脫不易排除之先入為主偏見,促成正確診斷。"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