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發表文章

目前顯示的是 6月, 2010的文章

脈經解構1

王叔和《脈經》不好讀。經典的東西都值得反覆回味再三,以下是目前我爬梳經文的一些小紀錄。可能之後零零散散想到甚麽再寫XD 《馬王堆漢墓帛書.脈法》比王叔和《脈經》更早一點,裡頭有一句話我覺得唸起來很有趣:「脈之玄,書而熟學之」。裡頭的這幾個字我都去查了一下文字學的含意,以目前的理解,我覺得這句話強調的是脈法詮釋(interpretation)的架構。 (診脈的流程可細分為三段:偵測(detection),放大(amplication),詮釋(interpretation),這是借用《觸診與評估技巧》本書的想法) 書在甲骨文是一隻手拿著一枝筆在寫東西,為甚麽會強調"書"呢,我覺得是強調整理的功夫,也就是第三個階段,如何去詮釋自己所候得的的觸覺感。偵測與放大兩個過程與自己敏感度與穩定度有關,而詮釋的第三階段,則是與自己閱讀、理解的脈法架構有關。因此"書"(整理)還不夠,還得"熟學之"。 因此在這種觀點下,王叔和整理他所見到當時的十幾家脈法(可參見脈經序文),以自己的方式作為編排,就整理成《脈經》這本不太好讀的經典了。因此在閱讀方面,要瞭解各章節所原來的出典(因為已經經過王叔和自己的重新編排),就變成了第一首要的準備工作。 好在這部份已經有用功的日本大師做過了。在《解題.研究.索引》這本參考書裡頭,就已經一句一句探討《脈經》的每個出典源自於哪裡。在閱讀上面就省去了很多功夫。 但我自己覺得要念古典脈學相關的東西,幾個前置工作似乎要先準備,譬如說《身體的語言》、《發現古脈》都得先念一念。 參考閱讀: 1.馬王堆漢墓帛書.脈法 http://www.jianbo.org/Wxbz/2002/mawangdui/maifa.htm 2.觸診與評估技巧 http://www.hochi.com.tw/book_view_new.asp?searchword=464P-001C 3.解題.研究.索引 http://140.128.69.71/Webpac2/store.dll/?ID=41362&T=0&S=ASC&ty=ns 4.身體的語言 http://www.books.com.tw/exep/prod/booksfile.php?item=0010139822 5.發現古脈 http://ww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