鹽的世界。 3月 06, 2008 這是接著前一天元宵節的旅遊記錄,時間為2008年2月22日。從早上普悠瑪飯店開始。話說我們從鹿耳門聖母廟煙火回來之後,就開始進行BG大戰~.~BG就是Boardgame,一般來說大家都知道的是大富翁,但其實BG還有很多種很好玩的種類。這次我帶的是Powergrid,電力公司。當大家在那裡投資電廠時,不知不覺遊戲結束時也已經凌晨四點了!我們後來睡到約八九點,趕緊起來吃早餐。結果發現外面大家也差不多這時候才起床(早餐是自助式中西混和式的)。後來我們去鹽的博物館,裡頭有很多蠟像做的栩栩如生,在介紹與鹽類相關的文化。當然什麼都會跟鹽扯上關係,包含最後出口還可以喝到鹽咖啡,我跟sawa君便在好奇心驅使之下,各喝了一杯。結論是:很空虛的咖啡。這位大叔看起來就很武功高強的感覺,小心不要惹到他。阿渥夫兄今天也算是體驗課啦,他的新相機搭著我的定焦鏡,四處練習拍照。(是的,蠱惑意味非常明顯:D)看到這讓我想到若電力公司的遊戲有3D版,大概就會很華麗吧!只是桌子會不夠放(因為遊戲會用到很大的面積)。這是鹽的譜系樹,上面掛著需要鹽的各種製品。有些真的很難想到。有看到世界各地各種鹽的展示,其中我覺得最特別的某一國。沒錯,就是日本的包裝很可愛。我總覺得他們很會做這種小東西。從招牌看的出來是給小朋友看的,但,小朋友不會被這裡氣氛跟燈光嚇到嗎?個人覺得還蠻驚悚感的。接著我們來到旁邊的鹽山。本來以為是跟鹽的博物館門票通用,結果才發現原來是分開的。不過這兩座鹽山..有點令人小失望耶,可看的東西沒有很多。不過小朋友不會理會這個,騎在水泥鹿上還是看起來很開心。眼睛大的很誇張。阿渥夫也費勁氣力地嘗試各種角度與地點拍照!這張標題應該可以下「回首過去」,你沒看到patient前面有一頭去年的生肖豬嗎?「我拍照故我存在。」-查拉阿渥夫如是說。小朋友認真的表情好像很適合當教授之類的喔!接著晚上就去了台南燈會..為了避免照片太多,文章拉的太長,我便放在下一篇吧。 分享 取得連結 Facebook X Pinterest 以電子郵件傳送 其他應用程式 標籤 書單隨記 分享 取得連結 Facebook X Pinterest 以電子郵件傳送 其他應用程式 留言 匿名表示… 過太爽了喔越看越怒啊這不是幸福的死大學生的生活嗎
2024中醫演講相關預排 4月 14, 2024 1/10 中藏經28 腎臟篇 2/26 北市聯仁愛院區 - 傳統與創新:ChatGPT在中醫領域的融合與實踐 3/14 [[240314-用電路圖來整理內經生理路徑(大醫精誠)]] 3/24 金烈讀書會 - LLM在中醫領域的應用與觀察 3/28 [[240328-傷寒論淺注的生理架構]] 4/22 傷寒論淺注的病理架構 5/02 中醫急重症-臨床難病思路與傷寒論的結 5/09 中醫急重症-認識內經中的難病《靈樞水脹篇》 台南市立醫院中醫部帶狀課程視訊演講 - 1.讀法篇(6/13,6/27) 180’ 台南市立醫院中醫部帶狀課程視訊演講- 2.六氣合化篇(7/11,7/25) 180’ 台南市立醫院中醫部帶狀課程視訊演講- 3.桂枝湯系(8/8,8/22) 180’ 台南市立醫院中醫部帶狀課程視訊演講- 4.大黃甘草湯系(9/12,9/26) 180’ 台南市立醫院中醫部帶狀課程視訊演講- 5.梔子豉湯系(10/17,10/31) 180’ 以後相關的演講備份,都會放在Padlet作為索引備份,也提供大家參考: https://padlet.com/lcylikedust/frank-lee-vauw6ire0tjjhdvi 240414.Frank Lee. 閱讀完整內容
各種素食飲食法比較以及一些食物攝取過度的症狀。 9月 19, 2015 常常在診間聽到患者素食,但隨著素食法不同,對身體也會有不同的影響狀況;以及補充維他命、生食果汁的一些攝取過度的症狀(而不自覺)。評估的重點其實不在能不能吃,而是對於個人身體狀況來說適不適當。 摘自於 食物與療癒 此書p.116,p234。 點圖可放大表格喔!供參考。 閱讀完整內容
生命是一種長期而持續的累積過程。 4月 08, 2007 這是中醫所謂春天「升發之氣」,有沒有那樣新生充滿希望的感覺呢?在植物園旁邊的行道樹拍的。 以下這篇文章可說是我個人的聖經,收錄在此與大家共勉。 ##CONTINUE## 生命是一種長期而持續的累積過程 摘自清華電機彭明輝老師於系刊發表的文章 許多同學應該都還記得聯考前夕的焦慮: 差一分可能要掉好幾個志願,甚至於一生的命運從此改觀! 到了大四,這種焦慮可能更強烈而複雜: 到底要先當兵,就業,還是先考研究所? 我就經常碰到學生充滿焦慮的問我這些問題。 可是,這些焦慮實在是莫須有的! 生命是一種長期而持續的累積過程, 絕不會因為單一的事件而毀了一個人的一生, 也不會因為單一的事件而救了一個人的一生。 屬於我們該得的,遲早會得到; 屬於我們不該得的,即使僥倖巧取也不可能長久保有。 如果我們看清這個事實,許多所謂"人生的重大抉擇"就可以淡然處之,根本無需焦慮。 而所謂"人生的困境",也往往當下就變得無足掛齒。 以聯考為例: 一向不被看好好的甲不小心猜對十分,而進了建國中學; 一向穩上建國的乙不小心丟了二十分,而到附中。 放榜日一家人志得意滿,另一家人愁雲慘霧, 好像甲,乙兩人命運從此篤定。 可是,聯考真的意謂著什麼? 建國中學最後錄取的那一百人, 真的有把握一定比附中前一百名前景好嗎? 僥倖考上的人畢竟只是僥倖考上,一時失閃的人也不會因為單一的事件而前功盡棄。 一個人在聯考前所累積的實力,絕不會因為放榜時的排名而有所增減。 因為,生命是一種長期而持續累積的過程! 所以,三年後乙順利的考上台大,而甲卻跑到成大去。 這時回首高中聯考放榜的時刻,甲有什麼好得意?而乙又有什麼好傷心? 同樣的,今天念清大動機的人當年聯考分數都比今天念成大機械的高,可是誰有把握考研究所時一定比成大機械的人考的好? 仔細比較甲與乙的際遇,再重新想想這句話: "生命是一種長期而持續的累積過程,不會因為一時的際遇而終止增或減" 聯考排名只是個表象,有何可喜,可憂,可懼? 我常和大學部同學談生涯規劃,問他們三十歲以後希望在社會上扮演什麼樣的角色。 可是,到現在沒有人真的能回答我這個問題,他們能想到的只有下一步到底是當兵還是考研究所。 聯考制度已經把我們對生命的延續感徹底瓦解掉,剩下的只有片段的"際遇",更可悲的甚至只活在放榜的那個(... 閱讀完整內容
留言
越看越怒啊
這不是幸福的死大學生的生活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