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並不是為我自己說話不流暢辯解,我想就算外語說的很流利,可以充分和別人溝通意思,但個人和個人的心情也不見得都夠順利相通。有時候越是話說得流利,意思可以充分溝通,反而更陷入更深的絕望感中,有時候雖然結結巴巴的,但是心情卻能互相契合。如果以樂器的演奏來比喻的話,縱然擁有超凡絕俗的技巧也未必能夠明確地表現音樂,是一樣的道理。當然沒有技巧不如有技巧。首先如果不會看樂譜的話也沒辦法演奏。不過說得極端一點,即使頻頻出錯,中途停頓、演奏中斷,應該還是有打動人心的演奏。我這樣覺得。以我的經驗來說,用外語對外國人傳達自己的心情,正確的傳達秘訣是這樣的。
(1)首先要正確掌握自己想說什麼。其次把這重點,盡量找機會先用簡短的語言明確地表達出來。
(2)用自己也能確實理解的簡單語言說出來。不需要用困難的、高明的語言,不需要故弄玄虛矯揉造作。
(3)重要的部分盡量用解釋(paraphrase,換句話說)慢慢說。可能的話並加入簡單的比喻。
只要注意以上三點,即使說得不流暢,我想你的心情也比較能夠清楚地傳達給對方。不過這個我想也可以照樣化為「文章的寫法」。
--摘自終於悲哀的外國語p.136;村上春樹
8.20.2007
終於悲哀的外國語。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曼陀羅九宮格筆記法
九宮格曼陀羅筆記法 九宮格曼陀羅筆記法 使用說明: 在九個格子中填入你的想法或計劃,中央格子通常放置主題。填寫完成後...
-
1/10 中藏經28 腎臟篇 2/26 北市聯仁愛院區 - 傳統與創新:ChatGPT在中醫領域的融合與實踐 3/14 [[240314-用電路圖來整理內經生理路徑(大醫精誠)]] 3/24 金烈讀書會 - LLM在中醫領域的應用與觀察 3/28 [[240328-傷寒論...
-
詮釋學循環是一則空間比喻,它所表明的是一種共有的理解域。既然交際是一種對話關係,那麼一開始就可假定一個說者和聽者共同擁有的意義共同體。 這似乎又涉及到另一個矛盾:被理解的東西必須是已知的。但這不是一回事嗎?向一個不懂愛的人談說愛,或者向那些拒絕作樂的人談說對歡樂的認識,難道不...
-
有人因灸三里而滿面黑氣。醫皆以為腎氣浮面。危候也。有人云。腎經有濕氣上蒸於心。心火得濕成煙氣。形於面。面屬心。心腎之氣常相通。如坎之外體即離。離之外體即坎。心腎未嘗相離也。耳屬水。其中虛。則有離之象。目屬火。其中滿。則有坎之象。抑可見矣。以去濕藥治之。如五苓散、黃耆、防己之類皆可...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