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後中第二十五週。

這張我命名為「靈魂的出口」:D 四周暗暗的是用了LOMO效果(LOMO是一種底片式相機,可以連拍,然後四角都會暗暗的這樣)。這張在學校附近拍的。

好像每每接近期中考之前,心情就會有點受影響。讀書會到本週暫停,規劃的進度也開始要朝學校考試的方向準備。不知道大家的座右銘是什麼?我呢,有一句話,是在國中的時候聽到的:「人生沒有失敗只有放棄。」這句話說的比較長一點,就是人生沒有失敗這種定義,只有因為你自己放棄繼續做那件事情而已。
##CONTINUE##
本週日(4/8號)是春假的結尾,跟Patrick、Cathy與Basara去大坑山外拍:D。早上我們先在肉蛋土司吃完早餐後(還是覺得蠻好吃的!),本來因為天氣的緣故先跑去逛台中美術館,後來看著天氣漸漸轉好,我們便直奔大坑山,八上七下(八號步道上去,七號步道下來)。邊走邊講話邊拍還真是有點分心:>久久一陣子沒運動,今天運動完也許受到風寒,隔天就開始脫水似地猛流鼻水。

星期二也有好玩的事情。雖說是期中考前最後一次的讀書會,下午有個「體驗課」。至於體驗什麼呢,就不方便說明啦。請大家自己推敲照片看看大家的表情與動作猜猜看吧:D(感謝ET提供的手機照片)

這一週好像值得記錄就這樣了,其他時間我都在努力的流鼻水..最後感冒大致上好了(一個禮拜後),因為還不會辨證論治,不知道是吃藥吃好的呢(我自己去拿藥試藥這樣),還是自然好的。週末心情有點沮喪不太想唸書,中午剛剛去學校附近的金石堂晃晃。嗯嗯,個人覺得在心理哲學部分選書不太專業呀..頗為凌亂,不太好逛,找不到想要找的書。補個書單充版面好了,右邊這本「人生,非常戲劇」是最近想看的書,好幾年前出的,感覺不錯。
本書突破傳統心理學的藩籬,以創新的戲劇觀點來看日常生活的心理學。賽伯以優雅熱情的寫作方式,引領我們正視一齣齣發生在真實生活中的人間劇。閱讀本書就彷彿與一位了不起的朋友共進晚餐,邊吃邊聊──聊完後,我們會以全新的眼光來看待世界。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2024中醫演講相關預排

1/10 中藏經28 腎臟篇  2/26 北市聯仁愛院區 - 傳統與創新:ChatGPT在中醫領域的融合與實踐  3/14 [[240314-用電路圖來整理內經生理路徑(大醫精誠)]]  3/24 金烈讀書會 - LLM在中醫領域的應用與觀察  3/28 [[240328-傷寒論淺注的生理架構]]  4/22 傷寒論淺注的病理架構  5/02 中醫急重症-臨床難病思路與傷寒論的結  5/09 中醫急重症-認識內經中的難病《靈樞水脹篇》 台南市立醫院中醫部帶狀課程視訊演講 - 1.讀法篇(6/13,6/27) 180’ 台南市立醫院中醫部帶狀課程視訊演講- 2.六氣合化篇(7/11,7/25) 180’ 台南市立醫院中醫部帶狀課程視訊演講- 3.桂枝湯系(8/8,8/22) 180’ 台南市立醫院中醫部帶狀課程視訊演講- 4.大黃甘草湯系(9/12,9/26) 180’ 台南市立醫院中醫部帶狀課程視訊演講- 5.梔子豉湯系(10/17,10/31) 180’ 以後相關的演講備份,都會放在Padlet作為索引備份,也提供大家參考: https://padlet.com/lcylikedust/frank-lee-vauw6ire0tjjhdvi 240414.Frank Lee.

各種素食飲食法比較以及一些食物攝取過度的症狀。

常常在診間聽到患者素食,但隨著素食法不同,對身體也會有不同的影響狀況;以及補充維他命、生食果汁的一些攝取過度的症狀(而不自覺)。評估的重點其實不在能不能吃,而是對於個人身體狀況來說適不適當。 摘自於 食物與療癒 此書p.116,p234。 點圖可放大表格喔!供參考。

生命是一種長期而持續的累積過程。

這是中醫所謂春天「升發之氣」,有沒有那樣新生充滿希望的感覺呢?在植物園旁邊的行道樹拍的。 以下這篇文章可說是我個人的聖經,收錄在此與大家共勉。 ##CONTINUE## 生命是一種長期而持續的累積過程 摘自清華電機彭明輝老師於系刊發表的文章 許多同學應該都還記得聯考前夕的焦慮: 差一分可能要掉好幾個志願,甚至於一生的命運從此改觀! 到了大四,這種焦慮可能更強烈而複雜: 到底要先當兵,就業,還是先考研究所? 我就經常碰到學生充滿焦慮的問我這些問題。 可是,這些焦慮實在是莫須有的! 生命是一種長期而持續的累積過程, 絕不會因為單一的事件而毀了一個人的一生, 也不會因為單一的事件而救了一個人的一生。 屬於我們該得的,遲早會得到; 屬於我們不該得的,即使僥倖巧取也不可能長久保有。 如果我們看清這個事實,許多所謂"人生的重大抉擇"就可以淡然處之,根本無需焦慮。 而所謂"人生的困境",也往往當下就變得無足掛齒。 以聯考為例: 一向不被看好好的甲不小心猜對十分,而進了建國中學; 一向穩上建國的乙不小心丟了二十分,而到附中。 放榜日一家人志得意滿,另一家人愁雲慘霧, 好像甲,乙兩人命運從此篤定。 可是,聯考真的意謂著什麼? 建國中學最後錄取的那一百人, 真的有把握一定比附中前一百名前景好嗎? 僥倖考上的人畢竟只是僥倖考上,一時失閃的人也不會因為單一的事件而前功盡棄。 一個人在聯考前所累積的實力,絕不會因為放榜時的排名而有所增減。 因為,生命是一種長期而持續累積的過程! 所以,三年後乙順利的考上台大,而甲卻跑到成大去。 這時回首高中聯考放榜的時刻,甲有什麼好得意?而乙又有什麼好傷心? 同樣的,今天念清大動機的人當年聯考分數都比今天念成大機械的高,可是誰有把握考研究所時一定比成大機械的人考的好? 仔細比較甲與乙的際遇,再重新想想這句話: "生命是一種長期而持續的累積過程,不會因為一時的際遇而終止增或減" 聯考排名只是個表象,有何可喜,可憂,可懼? 我常和大學部同學談生涯規劃,問他們三十歲以後希望在社會上扮演什麼樣的角色。 可是,到現在沒有人真的能回答我這個問題,他們能想到的只有下一步到底是當兵還是考研究所。 聯考制度已經把我們對生命的延續感徹底瓦解掉,剩下的只有片段的"際遇",更可悲的甚至只活在放榜的那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