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內心的囚徒與回歸自我的本領(W4/52)。

栗林公園的掬月亭,「掬月」命名的典故取自唐代詩人于良史,春山夜月一詩:「掬水月在手 弄花香滿衣」。用完抹茶與茶點後,坐在此亭靜思賞景,別有一番風情。

"我們在很多時候,往往是內心的囚徒。若斯克說:我們有太多的機會自我踐踏而不自覺;日常生活裡,我們用鐵鍊鎖住自己,帶著腳鐐上路,日子過得十分煩憂。

或許,我們都需要有「再生」的階段,就好像蝴蝶的蛻變。原因是,我們出生之後到青少年期,我們活在「蛹」似的自我主義,那是因為我們在那個時候,就把自我的認識弄反了,以為「成功是向外追求」,以為自己可以向外界拿到我們想要的東西;於是我們的奮鬥就變成沒有休止地向外攀緣,而且人類的社會也不曾矯正我們,任由我們錯誤下去。...." 
--《生命夢屋》余德慧,P.65-66
2017年1/29週日清晨,在日本與母親旅遊的行程中,在JRホテルクレメント高松飯店醒來,突然想到這一段《生命夢屋》的關於內心囚徒的句子。為什麼會突然有此感受呢?或許是人在異地,看著不同文化的景色與體驗,同時又不斷地與自己的記憶對照而有所觸發 。想到旅行其實是一件很個人的事情:如果我們保持開放的心情體驗,那麼景色就是生動活潑而有趣的,如果我們被過去的記憶或者負面的心情所擄獲,往往不自覺地就成了「自我內心的囚徒」,那麼不管再好壯麗的景色與美食,恐怕都會大打折扣。

這次過年旅程(1/25-1/29)與母親同遊是第四次。當初其實是始於與好友Seer在2013年時討論的一個想法:自上班工作以後,雖然我們每年會刻意請假出去日本出遊,但都沒有時間帶媽媽們出遊體驗一下異國的景色。於是這個想法經不斷地討論與發酵後,逐年開始刻意安排過年的行程:2014年九州由布院、2015年草津溫泉、2016年伊東箱根、到今年的松山道後溫泉

剛開始旅程往往走馬看花,隨意拍些照片,後來讀到奧野宣之先生《活用一輩子的旅行筆記術》的建議,開始練習每次旅遊時,嘗試留下一些紀錄。今年開始練習日誌記錄自己的人生餘命,於是嘗試用手繪加行程簡述的方式:

手帳本用的是這款Hobonichi Tech Planner,書寫起來筆墨不會透頁(使用的筆是uni pin 0.2 BLACK與BLUE,防水不褪色)。文庫本A6 Size書寫起來份量與壓力也不會太大。黑皮的封面也相當有質感,彷彿就像是自我的聖經似的。
於是在通車間,或者晚上就寢前,趁著記憶猶新時進行幾個當日回顧的小補筆,就可以記錄當天的行程與體驗。手帳右邊的欄位,我先列出景點的標題,然後在旅途間查閱wiki或其他介紹文章,以列清單項目的方式描述該景點的主要特色。發現這樣的方式也確實不錯,到了實際地點參觀之後,也會有更多的體驗與收穫。

我突然憶起在國中時就有寫週記的習慣,同班同學們每學期都只寫一本,當時國中導師沒有刻意限制篇幅,於是我每學期都隨意發揮寫2-3本。這種書寫的習慣,到了高中以後,竟也漸漸地泯滅淡忘了。以至於現在處於大人世界的社會裡,習慣傾向不表達意見,但漸漸地也忘記自己的聲音了。有時也不太確定自己要對世界說甚麼話,而對自己內心聲音的樣貌似乎也漸漸地模糊。今年開始寫手帳日誌,以及嘗試寫部落格文章的週記,雖然感覺好像是很微小的舉動,但似乎漸漸地回憶起當時年輕的自己的心態:對世界總是充滿著期待、疑問、好奇,卻又總是容易受傷與感動。隨著社會化歷練的影響,不知道何時將自己的自我罩上了一層厚厚的保護殼,只在縫隙之間,窺探著世界。

時間回到1/28號,晚班的列車,18:41從松山(MATSUYAMA)出發,21:15抵達高松(TAKAMATSU)。整日行程下來身體的疲累開始發作,但心靈卻異常敏感,想到了電影里斯本夜車的提問:「如果我們只能依賴內心一小部分生活,剩餘的該如何處置?

余德慧先生在《生命夢屋》P.65-66該段,最後引了畢卡索先生在《藝術雜誌》談話的句子:
....許多成熟的藝術家、文學家與宗教者都不斷地傳遞這種「再生」的自我回歸,但是其真義常被世俗的功利心掩蓋者,畫家畢卡索的自我回歸可以從他《藝術雜誌》的談話看出:

「繪畫對我而言是件內心悲喜的情事,因為我全賴自己的心來畫。如果一位畫家很喜歡金髮美女,卻要違背自己的心意,排斥自己畫美女的快樂,去畫水果籃;憎恨蘋果,卻強迫自己畫個不停,即是最悲哀的事。」

畢卡索很清楚,畫家的心與他畫的對象都必須融攝在一起,沒有這種回歸自我的本領,畫家的畫都是假的。" 
--《生命夢屋》余德慧,P.65-66
希望未來能夠多加觀察自己的內心,持續練習回歸自我的本領。

"你要保守你心,勝過保守一切,因為一生的果效是由心發出。" -- 《箴言 4:23 》


-2017.W4週的收穫盤點-

本科專業部份

  • 收集了本月的病例,準備進一步進行檢討計劃。

生產力學習部份

體驗學習部份

  • 1/25-1/29,日本行程,於四國倉敷地區道後溫泉松山城栗林公園各地見學。這次練習用手帳記錄書寫體驗的行程。這次發現要多留意各地風格的貼紙,可以運用在手帳上面。日本是圖解很盛行的國家,隨便一看都能看到很出色的圖解。

跨領域閱讀部份

  • 完讀了《走一條人少的路》獨立記者朱淑娟的大作,也是獨立新聞部落格環境報導的作者。了解了台灣空氣、水和土地的相關報導與議題,也瞥見了獨立記者的生涯,以及新聞寫作的專業性。裡面有一段文字訪談,令人印象深刻,出自書中P.113-114頁,朱淑娟(本書作者)訪談廖本全先生,詢問這麼忙、又要顧家,為什麼還要這麼辛苦站出來(為受到不當徵收的人民說話):

    我覺得可以一路讀書拿到碩士、博士學位,不是我厲害,是這個社會裡很多人、土地、甚至冥冥之中的神在成就你,你從小到大求學,這個社會投注多少資源在你身上,然後你遇到多少提攜、推你一把的人。更重要的不只如此,台灣的農民用多少心血種出作物,提供你衣食無虞,讓你成為今天的樣子。

    我們的成就其實不是自己的成就,而是天、地、人、神成就你的,所以當你有成就的時候,你怎麼可以再利用你的成就繼續成就自己呢?而是應該好好利用你的成就,回過頭來成就社會、成就土地,這才是教育的終極價值。

-2017.W4週的疑惑-

  • 容易有負面意念與過去記憶的精神污染,影響當下的體驗與判斷
  • 如何能更好的進行回顧文章與記錄?

    針對這個問題,稍微研究了一篇教導週回顧的文章,裡頭提到不管哪種形式的週回顧,主要可分為三種方向:

    1.我在接下來的一週裡要做什麼?
    2.我做錯了什麼,需要解決?
    3.我應該做什麼新事物,把我的生活朝著我想要的方向去?

-下一週的嘗試與調整-


-2017年週記進度-

  • 這篇文章是延續2017年年初所許下的願望,希望能夠從今年開始,固定每週寫一篇回顧的文章。到本篇已經是2017年的第4週,一年總共有52週,也就是說今年已經過了7.69%。
  • W1週回顧 (1/2-1/8)
  • W2週回顧 (1/9-1/15) 當我們回顧的時候,我們回顧的是甚麼?
  • W3週回顧 (1/16-1/22) 尋找內心中的聖雅各之路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2024中醫演講相關預排

1/10 中藏經28 腎臟篇  2/26 北市聯仁愛院區 - 傳統與創新:ChatGPT在中醫領域的融合與實踐  3/14 [[240314-用電路圖來整理內經生理路徑(大醫精誠)]]  3/24 金烈讀書會 - LLM在中醫領域的應用與觀察  3/28 [[240328-傷寒論淺注的生理架構]]  4/22 傷寒論淺注的病理架構  5/02 中醫急重症-臨床難病思路與傷寒論的結  5/09 中醫急重症-認識內經中的難病《靈樞水脹篇》 台南市立醫院中醫部帶狀課程視訊演講 - 1.讀法篇(6/13,6/27) 180’ 台南市立醫院中醫部帶狀課程視訊演講- 2.六氣合化篇(7/11,7/25) 180’ 台南市立醫院中醫部帶狀課程視訊演講- 3.桂枝湯系(8/8,8/22) 180’ 台南市立醫院中醫部帶狀課程視訊演講- 4.大黃甘草湯系(9/12,9/26) 180’ 台南市立醫院中醫部帶狀課程視訊演講- 5.梔子豉湯系(10/17,10/31) 180’ 以後相關的演講備份,都會放在Padlet作為索引備份,也提供大家參考: https://padlet.com/lcylikedust/frank-lee-vauw6ire0tjjhdvi 240414.Frank Lee.

各種素食飲食法比較以及一些食物攝取過度的症狀。

常常在診間聽到患者素食,但隨著素食法不同,對身體也會有不同的影響狀況;以及補充維他命、生食果汁的一些攝取過度的症狀(而不自覺)。評估的重點其實不在能不能吃,而是對於個人身體狀況來說適不適當。 摘自於 食物與療癒 此書p.116,p234。 點圖可放大表格喔!供參考。

生命是一種長期而持續的累積過程。

這是中醫所謂春天「升發之氣」,有沒有那樣新生充滿希望的感覺呢?在植物園旁邊的行道樹拍的。 以下這篇文章可說是我個人的聖經,收錄在此與大家共勉。 ##CONTINUE## 生命是一種長期而持續的累積過程 摘自清華電機彭明輝老師於系刊發表的文章 許多同學應該都還記得聯考前夕的焦慮: 差一分可能要掉好幾個志願,甚至於一生的命運從此改觀! 到了大四,這種焦慮可能更強烈而複雜: 到底要先當兵,就業,還是先考研究所? 我就經常碰到學生充滿焦慮的問我這些問題。 可是,這些焦慮實在是莫須有的! 生命是一種長期而持續的累積過程, 絕不會因為單一的事件而毀了一個人的一生, 也不會因為單一的事件而救了一個人的一生。 屬於我們該得的,遲早會得到; 屬於我們不該得的,即使僥倖巧取也不可能長久保有。 如果我們看清這個事實,許多所謂"人生的重大抉擇"就可以淡然處之,根本無需焦慮。 而所謂"人生的困境",也往往當下就變得無足掛齒。 以聯考為例: 一向不被看好好的甲不小心猜對十分,而進了建國中學; 一向穩上建國的乙不小心丟了二十分,而到附中。 放榜日一家人志得意滿,另一家人愁雲慘霧, 好像甲,乙兩人命運從此篤定。 可是,聯考真的意謂著什麼? 建國中學最後錄取的那一百人, 真的有把握一定比附中前一百名前景好嗎? 僥倖考上的人畢竟只是僥倖考上,一時失閃的人也不會因為單一的事件而前功盡棄。 一個人在聯考前所累積的實力,絕不會因為放榜時的排名而有所增減。 因為,生命是一種長期而持續累積的過程! 所以,三年後乙順利的考上台大,而甲卻跑到成大去。 這時回首高中聯考放榜的時刻,甲有什麼好得意?而乙又有什麼好傷心? 同樣的,今天念清大動機的人當年聯考分數都比今天念成大機械的高,可是誰有把握考研究所時一定比成大機械的人考的好? 仔細比較甲與乙的際遇,再重新想想這句話: "生命是一種長期而持續的累積過程,不會因為一時的際遇而終止增或減" 聯考排名只是個表象,有何可喜,可憂,可懼? 我常和大學部同學談生涯規劃,問他們三十歲以後希望在社會上扮演什麼樣的角色。 可是,到現在沒有人真的能回答我這個問題,他們能想到的只有下一步到底是當兵還是考研究所。 聯考制度已經把我們對生命的延續感徹底瓦解掉,剩下的只有片段的"際遇",更可悲的甚至只活在放榜的那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