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期末考的關係,從十五週到十八週的紀錄就沒什麼時間寫。在最後一週六科交相賊的艱難情況下,終於還剩下一口氣踏入寒假。感覺極度不真實。而考完後連續三天,由於準備考試的遺毒,晚上都只睡四五個小時(睡不著),在昨天稍微精神好一點的情況下,擬定了一下預計的寒假作業。
其實我不愛讀書,我指的是,不是愛「讀書」這件事情,就好像很難有人會純粹愛上「抓藥」這件事情吧(不就是一種肢體運動嗎)。而我每次在埋首書堆時,總是會想很多,為什麼要這樣做,為什麼要唸書之類的。讓我印象很深刻的是,大學時代藥學系三年級時,覺得課業很重,藥物化學這科讓我倍感壓力。那時候我心裡想,以後不想要這樣唸書了。這樣的念頭,影響我決定不考研究所,雖然我的確是想要有一股莫名瞭解未知事物的欲望,但是因為那時的決定,覺得應該要先工作試試看。諷刺的是,我整個大學時代唸書最勤快(回家也唸書念到睡覺前)的時期,反而是在實習的時候,因為在醫院實習深覺自己懂得太少,每次回家都會想要多瞭解一點治療學的東西,所以邊念邊整理表格資料等等。現在想起來,那時候的我反而沒考慮怎麼唸書念的那麼辛苦,腦中的念頭反而是趕緊知道多一點東西,這樣才可以趕在病人出院以前,給一些關於藥物使用方面的建議(在臨床實習時)。
所以,對於讀書這件事情,我自己就是:有理由我就會讀多一點,沒有理由但只是為了考試我可能就會有點意興闌珊。現在進來後中後,準備期中期末考試的時期,我的確也有這樣的質疑,因為我還沒有確認這些科目是否有其必要性(當然也很有可能被拿來當作偷懶的藉口),不過在有考試的壓力下,還是得一邊疑惑一邊塞資料到腦袋裡頭。可是我的確常常在確認這些事情的,有沒有理由要念,該不該念?
在學校各科課業也得顧到的情況下,一年級上學期大致上來說,還是以解剖學需要最大的心力來準備,相較的中醫各方面基礎理論,就得要靠自己在空閒之餘讀一讀。雖然上學期有幾次讀書會的討論可以多少督促一些,但能夠念到的畢竟還是有限,因此寒假的空堂,下學期尚未接近考試的時候,就是充實自己中醫相關知識的好時機了。
其實確認自己要走中醫這條路,反倒是在期中考以後才慢慢有個概念的。雖然學期初老師有問過,你為什麼來念後中醫,大家各自提出自己的理由。對我來說,在到整個學期後半段,我才慢慢釐清了這樣的事實(已經有了心理準備),因為之前我會覺得,消化學校的課業都很吃力了,怎麼還有心力額外念中醫的東西呢?所以我的心態已經很確定了:考進來後中,接受中醫是自己以後的職業,他就是生活的一部份,確認這點,就不該認為他是額外要應付的東西,而是該熱切吸收的東西。當然慢慢也有看出一點味道出來,譬如說養生的內容就是目前覺得頗有趣又實用的概念。但是距離要能夠救人,還有很大的一截(現在等於在中醫幼稚園等級吧)。
我自己還有一個因素,因為老爸身體不好,所以想要多瞭解一點中醫。西藥的考量我都有在幫他注意(也感謝在台大哥哥常回答我的藥物諮詢),近來一次老爸高血壓兼不明原因的咳嗽,醫師開了一堆含假性麻黃素的附方(因為麻黃素會引起高血壓),差點沒被氣死。後來建議老爸去看名中醫,本來老爸是意興闌珊的,我說:「如果你連中醫都看不好,那我學這個要幹嘛?」後來終於有去看,療效如何呢?現在服用兩個禮拜後,狀況是起起伏伏啦,還在觀察中。
這篇不知道算不算是期末結束感言,呵呵。也許是寫這一篇激勵自己可別輕易放掉難得的寒假假期了,要多充實一點自己中醫的東西。(昨天晚上吃飯碰到一個後中二年級學長,看來以後越往上課業是越重而已)
其實我不愛讀書,我指的是,不是愛「讀書」這件事情,就好像很難有人會純粹愛上「抓藥」這件事情吧(不就是一種肢體運動嗎)。而我每次在埋首書堆時,總是會想很多,為什麼要這樣做,為什麼要唸書之類的。讓我印象很深刻的是,大學時代藥學系三年級時,覺得課業很重,藥物化學這科讓我倍感壓力。那時候我心裡想,以後不想要這樣唸書了。這樣的念頭,影響我決定不考研究所,雖然我的確是想要有一股莫名瞭解未知事物的欲望,但是因為那時的決定,覺得應該要先工作試試看。諷刺的是,我整個大學時代唸書最勤快(回家也唸書念到睡覺前)的時期,反而是在實習的時候,因為在醫院實習深覺自己懂得太少,每次回家都會想要多瞭解一點治療學的東西,所以邊念邊整理表格資料等等。現在想起來,那時候的我反而沒考慮怎麼唸書念的那麼辛苦,腦中的念頭反而是趕緊知道多一點東西,這樣才可以趕在病人出院以前,給一些關於藥物使用方面的建議(在臨床實習時)。
所以,對於讀書這件事情,我自己就是:有理由我就會讀多一點,沒有理由但只是為了考試我可能就會有點意興闌珊。現在進來後中後,準備期中期末考試的時期,我的確也有這樣的質疑,因為我還沒有確認這些科目是否有其必要性(當然也很有可能被拿來當作偷懶的藉口),不過在有考試的壓力下,還是得一邊疑惑一邊塞資料到腦袋裡頭。可是我的確常常在確認這些事情的,有沒有理由要念,該不該念?
在學校各科課業也得顧到的情況下,一年級上學期大致上來說,還是以解剖學需要最大的心力來準備,相較的中醫各方面基礎理論,就得要靠自己在空閒之餘讀一讀。雖然上學期有幾次讀書會的討論可以多少督促一些,但能夠念到的畢竟還是有限,因此寒假的空堂,下學期尚未接近考試的時候,就是充實自己中醫相關知識的好時機了。
其實確認自己要走中醫這條路,反倒是在期中考以後才慢慢有個概念的。雖然學期初老師有問過,你為什麼來念後中醫,大家各自提出自己的理由。對我來說,在到整個學期後半段,我才慢慢釐清了這樣的事實(已經有了心理準備),因為之前我會覺得,消化學校的課業都很吃力了,怎麼還有心力額外念中醫的東西呢?所以我的心態已經很確定了:考進來後中,接受中醫是自己以後的職業,他就是生活的一部份,確認這點,就不該認為他是額外要應付的東西,而是該熱切吸收的東西。當然慢慢也有看出一點味道出來,譬如說養生的內容就是目前覺得頗有趣又實用的概念。但是距離要能夠救人,還有很大的一截(現在等於在中醫幼稚園等級吧)。
我自己還有一個因素,因為老爸身體不好,所以想要多瞭解一點中醫。西藥的考量我都有在幫他注意(也感謝在台大哥哥常回答我的藥物諮詢),近來一次老爸高血壓兼不明原因的咳嗽,醫師開了一堆含假性麻黃素的附方(因為麻黃素會引起高血壓),差點沒被氣死。後來建議老爸去看名中醫,本來老爸是意興闌珊的,我說:「如果你連中醫都看不好,那我學這個要幹嘛?」後來終於有去看,療效如何呢?現在服用兩個禮拜後,狀況是起起伏伏啦,還在觀察中。
這篇不知道算不算是期末結束感言,呵呵。也許是寫這一篇激勵自己可別輕易放掉難得的寒假假期了,要多充實一點自己中醫的東西。(昨天晚上吃飯碰到一個後中二年級學長,看來以後越往上課業是越重而已)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