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ヶ丘展望台的クラーク博士像。右手的姿勢代表"遙か彼方にある永遠の真理"。
"認識自己是天下最難的事,因為你一旦開始觀照自己,你就給自己下了一個結論,接著你就透過所做的結論來觀照下一個意念。我們能不能如實觀照自己的憤怒而不下結論,也不加進是非、善惡的意念?我們能不能一目瞭然地觀照自己?自知之明並不意味要透過知識來認識自己,而是要認識自己每一個真實的起心動念。因為自我就是所有的意念和假象。因此,如實觀照自己的起心動念,不要漏掉任何一個念頭。試試看,你就會明白了。"
--《般若之旅》J.Krishnamurti原著,胡因夢譯,P.34深夜二點醒來,突然想起《般若之旅》這本書。從書櫃裡拾起隨意翻閱著,看到了上面克氏說的這一段話。目前寫回顧這個舉動,持續進行到第五週。「回顧」這件事情也很類似一種刻意的觀照行為,雖然,這種觀照是根據自己每天所寫的日誌,然後針對這些留下來的文字與圖像,定期翻閱,嘗試加以省思與評論。克氏所說的建議則是更進階了,強調要認識自己的每一個真實的起心動念,而不是「總是從聽到的知識中行動,或者從行動中累積知識」(p33)。
每個人也許都該培養一種能夠自內在穩定自己的一種嗜好,難就難在每個人的個性、生活情境等等不同,所以也不能一概而論說哪一種嗜好或行為一定最有效果。至少對我來說,持續進行日誌的書寫,所產生的效益,還是相當受用的。常常因為外在的評價而喜怒起伏,因為內在的聲音而評判自己。回顧的習慣,或許有一種消解的效果:其實,外在的評價於我自身存在的價值或許根本毫無相關,是我對於我自己活在這世界上,是否能夠更加清醒地認識「自己」這件事情,是否能夠擁有更深的理解與體會?是否能夠不再用過去的自我記憶來框架、限制、束縛現在當下的我的意識與感受?
這週開始學習一些繪畫的原理,也因此每天開始練習觀察顏色與圖像,看到不錯的小圖案就嘗試畫起來收集當作素材紀錄。因為這樣的行為,反而重新校正自己的觀察,有些平常不太注意的東西,為了要畫下來而重新認識了一次,不論是輪廓、顏色、局部邊緣等等的細節,跟以往漫不經心的觀看有些不同。這才發現這些頗有意思的小細節,其實都存在日常的生活物件中,日用而不自知。這讓我想到讀過華嚴經的一段:「心如工畫師,能畫諸世間,五蘊悉從生,無法而不造。」當越熟習繪畫這個行為的時候,還發現確實是如此:事情的描述以線條捕捉,實際上端看我們以怎麼樣的筆法、角度加以框架、描繪成形體樣貌;情緒更像是一種顏料配色技法,配上明亮有精神的,或者是黯淡神傷的色彩。常以為情緒是一種精神污染,但其實忘記了自己還有一點選擇權,趁著還沒汙染完全時,能夠自由選擇這精神上的顏料與配色。
時間已是凌晨四點半。翻著書,睡意漸漸來臨了。突然又想到村上龍的某本小說,翻到最後一個故事的結尾,然後又重新讀了一次。(我常常使用這種看似無因果相關的、類意識流的翻書方式)
"「比起『逍遙騎士(Easy Rider)』,我更喜歡這一部。你還記得最後一幕嗎?」
當然。我回答後,終於了解陽子想要說什麼。在「The Wild Angels」的最後一幕,飾演飆車族首領的彼得·方達(Peter Fonda)正在埋葬死去伙伴的屍體。這時,警察出現了。他的情婦南西.辛納屈叫他「趕快逃。」彼得.方達將泥土灑在死去的伙伴身上,喃喃的說:「要去哪裡?根本無處可去。」
「我很喜歡這一幕。我看了將近一百部電影,那應該是我最喜歡的一幕。你聽我說,其實,每個人都無處可去。你必須去尋找,才可以避免去考慮這個問題。大部分人都是因為有某種目的才去某個地方,是奉命去那裡。無論士兵或是總統,統統都一樣。自從和你分開以後,我徹底思考了這個問題。我不知道你到底有沒有才華,但我覺得,你是那種沒有目的的人。你必須尋找不需要去任何地方的某種東西,才能繼續這種生活。否則,你就不得不去你根本不想去的地方。」"
-- 《村上龍・電影小說》P.201-202
-2017.W5週的收穫盤點-
本科專業部份
- 嘗試用圖解來記錄病例,感覺好像也不錯。
- 閱讀陳照先生的易理針灸學。進一步整理內容的概念中,嘗試整理成讀後心得文章。
生產力學習部份
- 上完了Hahow課程的「邊走邊畫,帶著手帳旅行去!」,對於手帳繪畫與製作有了很多的啟發。
- 完讀了Draw to win。丹羅姆先生的圖解心法。裡面有一句話很有意思:"Perception is Reality; perception comes from pictures!!"也就是透過圖片可以影響我們的覺受,而覺受即是真實。這本書的主旨認為可以用圖解的方法來進行創造、思考、理解與啟發。
- 閱讀《不加班的便利貼工作術》。對便利貼的活用有了很大的啟發。
體驗學習部份
- 寫了一月份的回顧日誌,嘗試的方法就是找出「心的亮點」與「產出的里程碑」。心的亮點就是自己覺得感受還不錯的事件或心得:產出的里程碑則是與自我寫作整理等等相關。
- 運動後,身體與精神感感受到明確的輕盈與舒暢。網路上看到的鈴木一朗先生專訪的句子:「健康的身體與自律的心理,是創造幸福職涯的源頭。」想想確實如此。
- 週日與朋友Seer,Yilin,Keed走了台中市龍井區南寮竹坑步道。全長5.5m,走起來輕鬆宜人,不過有一側山頭枯焦,似乎受到火燒山的影響。
跨領域閱讀部份
-2017.W5週的疑惑-
- 身體不適的時候會影響思考,進而影響詮釋世界的方式。
-下一週的嘗試與調整-
- 察覺自己的慣性思考。
-2017年週記進度-
- 這篇文章是延續2017年年初所許下的願望,希望能夠從今年開始,固定每週寫一篇回顧的文章。到本篇已經是2017年的第5週,一年總共有52週,也就是說今年已經過了9.61%。
- W1週回顧 (1/2-1/8)
- W2週回顧 (1/9-1/15) 當我們回顧的時候,我們回顧的是甚麼?
- W3週回顧 (1/16-1/22) 尋找內心中的聖雅各之路
- W4週回顧 (1/23-1/29) 內心的囚徒與回歸自我的本領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