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學生時代,常常老師告誡我們要接觸典籍。其實,到了臨床後,仍是要常常回去翻閱典籍回顧幫助臨床上的思考。作為一個中醫的臨床者來說,我的資歷相對資淺,也還不夠格闡釋中醫典籍的種種面向。因此本篇是作為一個中醫的閱讀者,跟大家分享在閱讀典籍上面我個人的心得與樂趣。
人生處處是閱讀
對於我個人的理解來說,我們不一定要閱讀中醫典籍。如果你想發展你個人獨有對於人體生理體驗的話,那麼就有可能成為一種個人式的世界詮釋觀,當然你得用大家能夠熟悉的概念與語言來進行溝通,才有機會讓他人理解你的詮釋。而學習中醫的入門,除了從前者的自悟道路之外,當然避不開典籍。(這裡引發一個有趣的思考點:如果純然地,自悟的,去典籍化的人體詮釋,他或許就不一定要歸類在中醫的架構形式吧,看精微體這本書就可以知道人體因為各種文化就有各種不同的表述方式)而中醫的典籍展衍,很像是一朵花的花瓣,從花朵的中心,然後層層疊疊的展開成相同形式卻有不同層次的花瓣群。我想引用的譬喻是這樣的:中醫早期典籍的母本,就像是花朵的中心,而每個時代每個醫家的詮釋與理解,就像是透過自己經驗映照詮釋母本來發展的一片花瓣一樣。隨著時間展延,世代更迭,身處於現代的我們,就面對了這一大片令人讚嘆又吃力興嘆的典籍花海。抱持著問題意識切入
然而閱讀有沒有什麼捷徑呢?我個人是認為這個問題是個假議題。所謂的捷徑,是你知道自己的起點,以及最後的終點,然後你想要在這兩點之間找到最省事的路途。然而在閱讀典籍這件事情,什麼才是最後的終點?這件事情對每個中醫學習者來說,或許都不太一樣。最近我訪談了幾個不同年級在學的學弟妹,問他們學習到目前,覺得中醫的樣貌會是什麼?我們要怎麼跟不同領域的人描述我們自身的樣貌?最後討論的問題指向了:「如果我們自己都不了解中醫本身的樣貌是什麼,那麼我們該往哪個方向邁進?」的這個問題作為收尾。這也是我個人近日閱讀典籍上的疑惑。然而因為抱持著某個問題意識,引起閱讀行為的動機才能夠強烈。學生因為受到教育體制上的影響,閱讀行為的動機減弱了,只是受到他人鼓勵要多讀書,我覺得這個指引本身持久效力比較虛弱,不如去激起學生問題意識,抱持著問題,醞釀著問題,有一天終於爆發了,啟程自發性地去探索,或許反而這樣的動機更能強烈。收集理解的碎屑
第一年臨床的時候,閱讀瀕湖脈學時,我用文字學與符號學的方法來切入文本。往後的幾年,隨著每年理解的不同,加入了一些詮釋學,現象學,文本發生學的觀點來分析文本。近一年重讀的時候,捨棄了前述的方法,用自己的經驗重新老實地與文本映照,看看透過文本閱讀能夠獲得什麼,21天下來也領會了不少收穫。閱讀本身這個行為,我覺得就是要學習去跟文字碰撞的過程中,看看自己在這樣的碰撞當中是否敲出什麼理解的碎屑,而閱讀筆記多半是將這些碎屑記錄下來,然後自己加以反芻與改良,發展成個人對於世界體悟的觀點。近來閱讀的書籍相對以前減少了很多,因為腦中開始有一個聲音在說話:「自己真實的體會為何?為什麼總是收集他人的意見?你自己的意見為何呢?」由於這樣質疑的聲音逐漸強烈,於是開始學習每天的日誌輸出,把閱讀的對象這件事情開始擴展到書本以外的世界。人,事,物,確實處處都是閱讀體驗的材料!或許不要急著閱讀,先想想你想成為的樣貌。
留言